在借给别人款时,从银行转账的数额是扣过利息的,与借款人给打的欠条不一致,要提起诉讼的话?

更新时间:2018-12-05 01:44:24人浏览
问题描述:
您好:在借给别人款时,从银行转账的数额是扣过利息的,与借款人给打的欠条不一致,请问:要提起诉讼的话?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301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1.无期限借条出借人可以随时主张借款人返还,但需要留出合理准备时间;如果写明还款时间,一般不能提前要求还款,另外就是诉讼时效开始时间不同。
2.欠条有一定的前提,如因为什么欠钱,货款、赌债等,合法的基础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3.没有写明利息的,法院可以按照普通的银行贷款利息来计算,但法院不支持利息也不违法,因为毕竟没有写明利息,而民间借款又存在有息和无息两种。你说的四倍是民间贷款的合法最高利息,是不能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高出部分法律不认可。
2018-12-05 01:16:14
证券投资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014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特点

(一)送达难,审判周期长。
金融借款诉讼案件最先面对的问题就是送达问题,由于涉及被告人数越来越多,除了债务人,还可能有众多的保证人。企业债务人资金链断裂,对外负债累累,负责人常常下落不明,企业更换办公场所甚至人去楼空。而对于向自然人送达诉讼文书更难度不小,不少自然人早就更换了当初在银行留下的手机号码,或者虽然接电话但迟迟不去法院签收传票,有意拖延案件进展程序,由于法院的诉讼文书无法直接送达当事人,导致大量案件采取留置送达或公告送达方式,案件审理周期自然被拉长,严重影响了后续程序的开展。

(二)案件普遍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金融机构胜诉率高。
金融机构对外贷款都会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保留完整的书面资料并做好档案的收归与管理,在诉讼中掌握着主动权。对于被告到庭参加诉讼的,一般对借款的事实都会表示认可,但是由于没有还款能力希望银行方面给予延期还款或者减免利息。此外由于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公告送达率较高,被告不到庭参加诉讼的情况居多,法院直接根据金融机构提供的证据材料支持银行的诉讼请求。
(三)判决生效后,案件普遍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债权实现率低。
案件不论最终以判决结案还是调解结案,负有还款义务的当事人很少在规定期限内能够主动履行还款义务。不少当事人在执行阶段拒绝接电话,采取回避的态度,因此绝大多数案件最后还是要进入执行程序,但是由于不少金融借款借款纠纷案件中涉及的抵押房产是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导致执行程序不得不暂时搁置,“执行难”也是法院面临的普遍性难题,再者房地产市场近几年的低迷,抵押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低于原先评估价值的情况居多,导致金融机构债权受偿率低。
2018-12-05 01:20:4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3494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关于被银行起诉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例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数额在1万元以上,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2018-12-05 01:36:12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9050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确定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实际上存在如下几种类型:  
(1)债权人催告当时债务人就表示立即履行,实际上却未履行的,诉讼时效应自催告次日起计算。而在此,债权人何时催告并没有时间上的任何限制。  
(2)如果当事人协商一致,确定了一个明确的履行期限,实际上,双方当事人变更了合同内容,将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变成了履行期限明确的债务,那么,债务人于该期限届满未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自该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计算;如果当事人就履行期限协商不成,在任何一方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履行期限后,诉讼时效自该合理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计算;  
(3)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一次权利,债务人当即明确拒绝,而该拒绝又是在行使抗辩权,例如,债权人未给债务人必要的准备时间,债务人拒绝即属于行使抗辩权,或者债务人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那么,债务人的行为不构成违约,诉讼时效期间不起算;  
(4)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一次权利,债务人明确表示拒绝履行,并有否定债权存在的意思表示,那么,诉讼时效应从该拒绝之日的次日起计算,而不论债权人是否规定有宽限期限及该期限是否届满;  
(5)在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履行债务,债务人未明确拒绝的情况下,双方约定有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在该期限届满时,无论债务人是否明确拒绝履行债务,只要在客观上债务人不履行,诉讼时效应自该宽限期届满的次日起计算。
2018-12-05 01:44:2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朋友借钱没写借条,拒绝还款我能起诉他吗?
朋友借钱没写借条,拒绝还款我能起诉他吗?
你有没有遇到过一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认真严肃地解决,却又很纠结呢?如朋友借钱没写借条,拒绝还款我能起诉他吗?今天,法律快车...
欠款纠纷
人浏览
可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首先要有证据证明欠款事实,借条、欠条、录音录像等可能反映其支款的书面材料,第二,至法院起诉要求还款并支付利息,第三,可查询其名下有无房产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借款利息多少合法
借款利息多少合法
借款利息不超过借款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合法,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
债权债务
人浏览
民间借贷中没有借条,只有转账凭证能否起诉?
民间借贷中没有借条,只有转账凭证能否起诉?
借钱给别人最好是留下借条作为凭证,但是生活中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留下凭证,特别是亲朋好友,为了显示关系亲近,提到借条都觉得是侮辱...
欠款纠纷
人浏览
借款人未按时取款是否应当支付利息?
借款人未按时取款是否应当支付利息?
合同法律关系。合同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贷款人未按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同时,该条第二款又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
合同动态
人浏览
你好,既然及在借款合同中当了担保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债务人不不履行义务,债权人起诉你是合法的。法院应当会判决你承担担保责任,如果是连带担保就可能要承担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借款到期未还逾期利息咋算
借款到期未还逾期利息咋算
借款到期未还逾期利息应当按照借款合同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计算逾期利息,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以不超过
债权债务
人浏览
金融借款纠纷大量出现的原因(一)自然人借款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困难。借款人多次逾期还款,承担的逾期利息随着还款时间的拖延呈现滚雪球般增长,借款人索性拒绝还款,彻底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无期限借条出借人可以随时主张借款人返还,但需要留出合理准备时间;如果写明还款时间,一般不能提前要求还款,另外就是诉讼时效开始时间不同。2.欠条有一定的前提,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去起诉追讨。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你好,借款主张偿还的诉讼时效为2年,超过的一般视为放弃诉讼追偿的权利;诉讼时效因债务人承诺限期给付情况而延长(一般可以书面承诺和口头承诺录音为证据证实这事)。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银行的钱,银行起诉后,只有配偶有共同偿还债务的义务,其他直系亲属没有还款责任。持卡人与直系亲属是两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不因血缘关系的存在而混同。持卡人的债就是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刷别人信用卡是否犯法要视情况而言。如果是符合《刑法》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那么就犯罪了。如果行为人是盗窃他人的信用卡在刷卡使用的,以盗窃罪定罪量刑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又称经济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经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经济纠纷有两大类:一是经济合同纠纷。如买卖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事先打银行电话,了解清楚账户交易异常的原因,并且通过电子银行风险监控系统进行确认,如果没有风险,可以要求银行工作人员解除异常。如果存在账户被盗用,或者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信用卡还不上的可以和银行协商分期还款或延期还款。否则会影响征信,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