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土地征用,我想说的是他即没有开发土地、在这种情况下该怎样解决这种纠纷。

更新时间:2018-10-03 11:39:43人浏览
问题描述:
尊敬的律师∶您好!我的父亲在本村开发了一块荒地,具今也有十多年了,咱当地的土政策是谁开发出的荒地就是谁的,现在土地征用,突然又冒出一个人魏某说这片地是他的·我想说的是他即没有开发土地、也没有证明这块地是他的,在这种情况下该怎样解决这种纠纷。谢谢,不胜感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5571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地征用简称“征地”。国家因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强制收取集体或个人所有的土地并依法给予一定补偿的行为。在一定意义上讲,征用就是强制购买。中国征用土地的涵义是国家为了进行经济、文化、国防建设以及兴办社会公共事业,依法强制、有偿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
特征是:征用土地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实际行使征用土地权的是各级土地管理机关和人民政府;征用土地是国家行政行为;征用土地是国家建设的需要;征用土地必须以土地补偿为必备条件;征用土地的标的只能是集体所有的土地。
征用土地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必须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必须严守征地审批权限,必须给予被征地农民以法定的经济补偿。
2018-10-03 11:26:38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0766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我国土地的所有形式包括两种,一是土地的国家所有制,二是土地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我国农村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与农村集体之间使用权的转移,它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给予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相应的补偿后,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使用权转变为国家所有。
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正或修改前,没有区分土地征用和土地征收,统称“征用”。从实际内容看,《土地管理法》既规定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为国有土地的情形,实质上是征收(有待查实);又规定了临时用地的情形,实质上是征用。
为了理顺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征收、征用而发生的不同的财产关系,2004年国家立法机关对《宪法》作了修正,紧接着又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了修改,除个别条文外,《土地管理法》中的“征用”全部修改为“征收”。
即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
2018-10-03 11:28:23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628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各地 政策不一 您咨询 当地 政府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条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
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
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第四十八条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2018-10-03 11:39:43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土地征用法律法规
土地征用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统一的征地法,有关征地的法律规定主要存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土地征用法律法规?
征地补偿条例
人浏览
您好,建议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也没有直接证据建议及时委托律师介入起诉解决。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国有出让土地征用补偿
国有出让土地征用补偿
国有出让土地征用补偿包括对征用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对农民的安置补助费、对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
征地补偿
人浏览
什么是土地征用
什么是土地征用
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和农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批准,并给农民集体和个人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
国家征地补偿常识
人浏览
土地征收是否等同于土地征用?
土地征收是否等同于土地征用?
土地征收是否等同于土地征用?土地征收是指国家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依据法律程序,强制取得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给予合理补偿的行政行为。土地征收以前在我国一般称为
征地补偿动态
人浏览
征地补偿:1、征收耕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2、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元。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国有出让土地征用补偿
国有出让土地征用补偿
国有出让土地征用补偿包括对征用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对农民的安置补助费、对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
征地补偿
人浏览
1、土地补偿费用地单位依法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2、青苗补偿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毁损,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国土地的所有形式包括两种,一是土地的国家所有制,二是土地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我国农村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与农村集体之间使用权的转移,它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各地政策不一您咨询当地政府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当地政策来定。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判原则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判原则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判原则如下:双方可以先行私下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
房地产法
人浏览
征用是要有省级政府等批准的,否则是违法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现房交易税费由买家还是卖家承担
二手现房交易税费由买家还是卖家承担
二手现房交易税费由买卖双方一同承担。买家需缴纳房款1.5%的契税、0.05%的印花税、交易费、测绘费、权属登记费取证费;卖家需缴纳交易费、房款0.05%的印花税
房地产法
人浏览
可以直接向当地有关部门咨询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适房满五年可交易,缴纳出让金即可。具体计算:主房为差价×面积×50%,附房类似。另可选政府回购。操作时需了解当地政策、评估房价,确保合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现房抵押贷款要多久放款呢
二手现房抵押贷款要多久放款呢
二手现房抵押贷款一般三周左右放款,具体可以咨询当地银行。借款人在银行开立活期存款帐户后准备贷款要求的资料,面签银行、银行报卷和审批;银行审批通过后通知借款人审批
房地产法
人浏览
针对不能出租的房屋,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确保取得所有权证后再出租、获得抵押权人同意、解决权属争议、确保房屋符合安全标准、取得共有人同意以及遵守相关部门规定。选择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房离婚怎么分割
二手房离婚怎么分割
二手房离婚分割如下:属于个人财产的分割给个人,属于共同财产的房子夫妻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双方有协议的,按照协议进行分割处理;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可以根据出资人、出资
房地产法
人浏览
具体向城管部门投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买卖二手房是否还要土地转让证
买卖二手房是否还要土地转让证
买卖二手房需要土地证。房屋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办理二手房买卖过户手续时,当事人必须提供身份证、房产证、土地证、完税证明等资料,没有土地证的二手房无法办理登
房地产法
人浏览
除了起诉,您还可以尝试与原业主进行协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寻求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如果协商无果,您还可以考虑向相关部门投诉或寻求调解,以促使原业主履行其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房网签了以后卖家可以不可以再修改
二手房网签了以后卖家可以不可以再修改
二手房网签了以后经双方协商卖家可以再修改。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内容的修改属于合同变更行为,必须合同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合意,达成合意后对修改事项双方签字确认即产
房地产法
人浏览
您好,今年开具的全款发票,明年去交契税是可以的。契税缴纳时间通常与购房合同或发票开具时间相关,但具体规定可能因地区而异。如果逾期未缴,可能会产生滞纳金。建议留意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依据采光权要求赔偿损失。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纷诉讼要走的程序有:当事人按照拆迁条例向有关部门申请裁决,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3个月内就补偿安置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法律依据:《国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当地改造方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