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家私人单位上班,这家单位没有营业执照,拖欠工资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0-04-28 12:27:20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在一家私人单位上班,这家单位没有营业执照,拖欠工资怎么办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8093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拖欠工资,在有书面欠条的情况下,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且未有书面欠条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0-04-28 12:05:39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3529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解决单位拖欠工资的方法可以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要仲裁的话,你必须证明你们之间的劳动关系。你可以要求你的单位出示你们的工资条或者花名册等等。下面就由法律快车的编辑为您介绍。   
1、可以去你的单位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仲裁。仲裁会裁决你的公司支付你的工资,你并可以要求一定的经济补偿。   
2、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须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没有签订的,要从一个月开始支付直至一年的每个月双倍工资。超过一年未予签订的,视为已经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你单位这种情况要支付你的每个月双倍工资,你同意可以去你的单位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仲裁。   
3、要仲裁的话,你必须证明你们之间的劳动关系。你可以要求你的单位出示你们的工资条或者花名册等等(法律规定,单位有义务出示,负责要承担不利责任),也可以请你的工友们做你的证人来提高证人证言。也可以出示你在工作时的文书、文件、工牌、工装等等来证明。
2020-04-28 12:10:04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810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自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公司无故炒人的,要支付双倍的经常补偿金;拖欠工资的,可由劳动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由劳动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以上意见仅供参考,不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
2020-04-28 12:27:20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572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020-04-28 12:21:1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
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
在外的上班族,应该经常会听到拖欠工资的情况,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妥善处理。那么,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公司拖欠工资到哪投诉?公司拖欠工资如何赔偿?针对这几个
工资拖欠纠纷
人浏览
解决单位拖欠工资的方法可以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要仲裁的话,你必须证明你们之间的劳动关系。你可以要求你的单位出示你们的工资条或者花名册等等。下面就由法律快车的编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员工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员工不签劳动合同的,单位可以书面通知员工订立劳动合同。如果员工仍拒绝订立劳动合同的,则单位可以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并且
劳动法
人浏览
单位拖欠工资怎么办
单位拖欠工资怎么办
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都是靠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但还是有一些人因为某些原因故意拖欠工资,这个时候是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的。那么,单位拖欠工资怎么办?拖欠工资多少可以立案
工资
人浏览
没签合同,拖欠工资怎么办?
没签合同,拖欠工资怎么办?
案情唐某通过朋友介绍进的公司,试用协议和合同都没有签定,只是当时口头答应支付唐某固定工资,应聘的理由是实习生。唐某向公司要过几次工资,领导总是推拖,不说不给,但
劳动报酬
人浏览
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47条规定,用人单位因以下12种情形,解除或终止劳动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倒闭员工怎么赔偿
公司倒闭员工怎么赔偿
公司倒闭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优先支付员工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经济补偿金等。经济补偿按劳动
劳动法
人浏览
请问拖欠多少工资呢,有签订合同没有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用人单位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因为拖欠工资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未签劳动合同双倍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可以向当地的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处理,也可以申请裁决。可加微信详询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公司拖欠工资的话建议不要自己辞职,自动辞职单位可以不给经济补偿金,可以单位拖欠工资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关系,支付经济补偿金及拖欠的工资。具体可以到当地劳动争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你好,可以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你好,可以到劳动局去举报。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养老保险转居民养老保险的具体操作如下:首先,了解当地社保政策和转移规定;其次,准备身份证、社保卡、离职证明等材料;然后,前往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办理转出手续,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你好协商不了可以申请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工伤人员工资不扣。停工留薪期内工资正常发,期限一般不超12个月。期满后仍需治疗,享工伤医疗待遇。若伤残等级评定后,停发原待遇,享伤残待遇。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应谨慎处理。如用人单位想续签,需及时与劳动者协商并办理手续;如不续签,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工作年限计算。避免违法风险。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可以直接走人,但建议先与老板沟通。未签劳动合同违反《劳动合同法》,员工可随时离职,若老板拒付工资,可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议提供详细情况才能计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是否负责需具体分析。如果是工作引起的心梗,雇主应承担责任,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雇主需对雇员在雇佣活动中遭受的人身损害进行赔偿。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雇员的权益保障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务派遣员工应向用人单位请婚假。根据《劳动法》规定,婚假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依法批准。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员工婚假的享受,损害员工合法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