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把我和她的照片贴在颤音和麦克风上时,是不是侵犯了隐私?

更新时间:2020-04-10 20:04:41人浏览
问题描述:
当人们把我和她的照片贴在颤音和麦克风上时,是不是侵犯了隐私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0753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行为人公开散布他人的个人隐私属于侵权行为,情节严重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予以行政拘留并处罚款。
法律依据:
一、《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020-04-10 19:38:04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6082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1、《刑法》有如下关于侵犯隐私权的规定:  
(1)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
(3)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2、《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3、现下,有人喜欢“撬开”他人的网络空间、电子邮箱,获取隐私图片、视频在网上传播,其中不乏淫秽、色情图片,但这样的行为很可能涉及更加严厉的刑事犯罪,即传播淫秽物品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等。
2020-04-10 19:44:26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3889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所谓隐私权,是指公民保持其私生活中的秘密不为他人知悉的权利。但任何人的个人隐私都必须限定在合法、合乎道德和合乎社会需求的范围内,对于任何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他人都有权揭露和干预。也就是说,公民为维护个人权利的需要,在必要范围内了解他人隐私,则不构成侵犯隐私权。侵犯隐私权和了解隐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律意义上的侵权,必须具备侵权的法律要件,即有非法的行为、损害后果,以及非法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单纯地了解他人的隐私,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随意加以扩散、宣扬或者用于其它非法用途,没有造成损害后果的,也不能算侵害隐私权。  根据归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一)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  
(二)物证原物或者与物证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照片、录像资料等;  
(三)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  
(四)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对物证或者现场的勘验笔录。所以,有合法来源的录象、照片是可以在法庭上作为有效证据的,当然,有合法来源的电话清单是可以作为辅助证据的。
2020-04-10 20:04:41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258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二款,当对隐私权人产生严重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成应当承担上述法律责任外,还将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确定要考虑以下因素: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
2020-04-10 19:50:0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朋友圈晒孩子照片侵犯隐私吗
朋友圈晒孩子照片侵犯隐私吗
六一儿童节将至,朋友圈又该兴起晒孩子照的热潮,那么朋友圈晒孩子照片侵犯隐私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关于隐私权的相关规定,未经公民当事人许可,公
儿童隐私
人浏览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行为人公开散布他人的个人隐私属于侵权行为,情节严重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予以行政拘留并处罚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诋毁商誉行为如何认定
诋毁商誉行为如何认定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为了获得竞争利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
刑事辩护
次播放
妻子曝光裸照侵犯隐私
妻子曝光裸照侵犯隐私
近日,一名镇江女子常云打开了丈夫的电脑,查看丈夫的隐私,发现丈夫从日本回来后,居然有和暂住日本的吉林女子裸聊的照片。常云为此恼羞成怒,曾两次将该女子的裸照通过Q
民法动态
人浏览
拍摄他人争吵的照片是否侵犯肖像权?
拍摄他人争吵的照片是否侵犯肖像权?
这要看有没有阻却违法事由情况的存在。如商店的售货员与顾客发生争吵,且态度十分的恶劣。这种情况从社会效益上看,售货员的恶劣态度、与顾客不讲道理等,违背了售货员的职
肖像权
人浏览
未经许可在网上传播他人隐私信息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受害人不但可以报警,也可直接向起诉进行维权。《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上公布小偷的照片是侵犯肖像权吗
网上公布小偷的照片是侵犯肖像权吗
网上公布小偷的照片不是侵犯其肖像权。网上公布小偷照片的目的是为了追踪犯罪分子,只有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使用肖像并且是以
知识产权
人浏览
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3)私拆他人信件,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隐私权的内容包括:1.个人生活安宁权。权利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坏或支配。2.个人生活情报保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是侵犯到个人的隐私了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侵犯隐私,建议及时报警。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房东违约不租中介费能退吗
房东违约不租中介费能退吗
本文探讨了房东违约不租时中介费的退还问题,解读了租赁合同范本中的条款和违约责任的划分。通过了解这些内容,您将更好地了解租赁合同的细节和应对房东违约的情况。
房屋中介
人浏览
不构成侵权,。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吊销驾照是哪几种可能
吊销驾照是哪几种可能
吊销驾照可能的情况有第二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驾驶报废的车辆行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等。吊销驾照后开车的可能会被处罚两百到两千的罚款,还可能会被拘留。
驾驶技巧
人浏览
是侵犯了肖像权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有欠条没有证据可以起诉吗
有欠条没有证据可以起诉吗
没欠条也能起诉,但胜诉风险高。为增加胜算,原告需搜集转账记录等证据,形成完整证据链。若无借条,可通过调解、协商或诉讼追回借款,但需遵守法规。
债权债务举证
人浏览
三方协议具体什么时候签要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是在毕业之前半年左右就可以发放到毕业生手中,毕业生可以选择心仪的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如果毕业之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农村股权怎么继承
农村股权怎么继承
农村股权怎么继承?股权变更的情形有哪些?股权继承遗产如何分割?本文详细解读了农村股权的继承、变更和遗产分割的法律规定,确保你的权益得到合法保障。
股权赠与继承
人浏览
可以详询政审部门确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缓刑人员能贷款吗
缓刑人员能贷款吗
本文将探讨缓刑人员能否贷款、未成年人的贷款条件以及套路贷是否可缓刑的问题。通过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条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些法律问题。
缓刑
人浏览
老师没收学生手机并拒绝归还学生能起诉老师。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拒不归还的,属于侵占行为。学生作为手机的权利人可以提起侵权诉讼。法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有遗嘱养子可以继承养父遗产吗怎么写
没有遗嘱养子可以继承养父遗产吗怎么写
没有遗嘱时,养子可依法继承养父遗产。遗嘱继承需立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代位继承则不适用于遗嘱继承。本文详细解读了相关法律条款,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继承权。
遗嘱继承范围
人浏览
你好,如是法院邮寄诉讼材料是起诉。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这个有很多条件之一均可以入罪。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