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XX工作,休产假178天,生育津贴发了15800多,却没有工资发,请问合理吗

更新时间:2020-03-22 18:25:38人浏览
问题描述:
在中国XX工作,休产假178天,生育津贴发了15800多,却没有工资发,请问合理吗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5185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休产假期间公司可以发多少工资?   支付工资是肯定的,但是工资不包括提成部分。首先,该提成是根据工作签单情况而定的,其能否得到提成不确定。   其次,该签单签订时其不在岗,并没有付出实质性劳动,常理情况下不能不劳而获),除非该员工能够证明该签单与其先前工作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所以,女员工休回产假后,还应该委托或陪同单位人事社保专员去社保局办理并领取“生育津贴”。对于产假期间的工资认定,应以当前岗位对应薪酬为标准(参照上月工资单或去年同期工资数据)计发70%以上的工资,且不得低于本地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   目前许多企业在核算薪酬时一般会列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的形式,根据不同企业情况,通常认定“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作为员工工资,员工不同的岗位和职务,工资待遇相应不同,劳动合同为三年一签的情况下,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所标明的工资待遇不一定是合同期间准确收入,合同期间企事业单位可根据需要对员工岗位调整异动而发生工资待遇变化,这个时候,企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应主动向员工解释说明。   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产假期间,根据《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计发问题的通知》(1994年2月24日)规定,女职工在国家规定的产假期间,其工资按下列各项之和计发:   
1、机关实行职级工资制度的人员,为本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与工龄工资;   
2、机关技术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奖金;   
3、机关普通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与按国家比例计算的奖金;   
4、事业单位职工,为本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其中,体育运动员,为本人体育基础津贴与成绩津贴)。
2020-03-22 17:59:58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185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我国《劳动法》对女职工实行特殊保护,女职工在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和福利待遇。公司扣发产假期间的效益工资、差旅补贴、午餐补贴,属于你应享有的福利待遇。
依据有关规定,女职工在产假期间工资照发,不影响她们享有的福利待遇,公司扣发于法无据。同时,公司克扣女职工产假期间部分报酬,可以要求加发被扣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符合法律规定。
女职工产假期间扣发效益工资,违反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关于保障妇女权益的禁止性规定。
2020-03-22 18:03:48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899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1、首先,产假期间公司发放的工资和社保局发放的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生育津贴的计算方法为:月缴费工资/30天×产假天数;
2、如果单位有交社保,产假期间企业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公司凭女职工的生育凭证,到生育保险基金处为其申请生育津贴,以生育津贴作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
工资。但是,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基数低于女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收入,那么将导致女职工领取的生育津贴低于其正常出勤期间的工资,企业需要予以差
额补足;
3、如果单位没有交社保,产假期间公司应当按正常出勤发放工资。
2020-03-22 18:25:38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7785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如果公司的社保缴交基数是按照全额工资缴交的,那么选择生育津贴和工资皆可。
如果公司社保缴费基数不是按照全额工资缴交的,那么可以要求公司按月发放工资,不领取生育津贴,报销的生育津贴由公司入账即可。
这是因为社保是员工应该享受的福利,公司不是按照全额工资缴交社保,这已经剥夺了员工的权益,那不能在享受生育权利时还打折。
实际操作中很多公司也是很灵活操作的,有的公司规定生育期间没有工资,按生育津贴发放工资,有的公司是按工资发放,生育津贴充公,一般选择就高不就低,建议充分了解公司政策再决定,原则上产假期间是要与平时保持工资一致的。
2020-03-22 18:20:4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能同时发放吗?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能同时发放吗?
职工在按规定领取生育津贴期间,企业不再发放产假工资;超过生育津贴发放时间的产假,产假工资由企业按有关规定发放。职工如果没有达到领取生育津贴条件的,仍由企业发放产
工资
人浏览
按规定是不合理的, 有些公司是协商假期的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护理假扣工资吗
护理假扣工资吗
员工请护理假时,单位不能扣其工资。根据国务院《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晚
劳动法
次播放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能否同时发放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能否同时发放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能否同时发放不能。职工在按规定领取生育津贴期间,企业不再发放产假工资;超过生育津贴发放时间的产假,产假工资由企业按有关规定发放。职工如果没有达
假期待遇
人浏览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可同时拿吗?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可同时拿吗?
[导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女职工在怀孕生产后可享受产假工资,如果产假工资低于其生育津贴,其用人单位还应补足差额;若果高于则不得克扣。单位办理了生育保险,并在女
生育保险
人浏览
生育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实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产假工资是基本工资吗?
产假工资是基本工资吗?
产假工资是基本工资,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
劳动法
人浏览
休产假期间公司可以发多少工资?支付工资是肯定的,但是工资不包括提成部分。首先,该提成是根据工作签单情况而定的,其能否得到提成不确定。其次,该签单签订时其不在岗,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育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实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不合理,协商不成可以去劳动局投诉。
全部8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1.生育保险基金以生育津贴形式对单位予以补偿。补偿标准为:女职工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顺产分娩或妊娠不足7个月早产的,享受3个月的生育津贴;难产及实施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在职工休产假期间,单位必须要无条件支付他们应享受的生育津贴,然后再由社会保险的经办机构按照规定拨付给用人单位,有条件的统筹地区可以把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的生育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由于公司倒闭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据此,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们有权要求按照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公司既然不按规定放假可以向工会组织和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不按规定支付延长劳动时间报酬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公司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公司不交纳社会保险时,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管理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如果劳动者因此解除合同的,可以获得经济补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您好,如果是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在48小时内死亡的,视为工伤。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各项保险是否正常缴纳,病退需要鉴定劳动能力,确认事实后,可以向社保局申请办理。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内退不是国家统一规定的政策,而是个别企业内部的做法。它属于企业内部管理范畴,并不对所有企业具有强制性约束力。因此,企业内退是否合法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