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人事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合同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8-10-19 14:19:38 人浏览

导读: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但是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容易导致纠纷,诉讼是人们常选的一种救济方式,那劳动合同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怎么算?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但是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容易导致纠纷,诉讼是人们常选的一种救济方式,那劳动合同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怎么算?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劳动合同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4、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合同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二、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怎么算

  我国法院规定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民事权利保护的诉讼时效为2年,但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是15日,即案件当事人如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书或不予受理决定书、通知书不服,应当在收到该仲裁文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和处理一般民事纠纷一样,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主要程序有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

  1、一审程序分如下4个阶段进行:

  (1)起诉和受理。

  (2)审理前的准备。

  (3)开庭审理。

  (4)依法做出判决。

  2、二审程序。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依法提起二审程序。但须在一审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法人名称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状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交,并按对方当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二审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为终审判决。

  3、审判监督程序是当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而需要再审时所进行的程序。当事人也可以申请再审,但须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劳动合同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对劳动合同诉讼时效有了基本认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