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人格权 > 名誉权和荣誉权 > 毁坏他人名誉怎么判

毁坏他人名誉怎么判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19 13:39:45 人浏览

导读:

处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名誉毁坏对他人的影响是迅速的、巨大的,因其地位重要,法律对名誉进行了保护,所以毁坏他人名誉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毁坏他人名誉怎么判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毁坏他人名誉怎么判

一、 毁坏他人名誉怎么判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犯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只有告诉的才处理,不告诉的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名誉侵权通常很难直接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但会对受害人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人云亦云,网络传播速度极快的年代,诽谤造成的影响无法预计。

对于受害人名誉利益损害可以通过判令侵权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适当措施予以救济,但当采取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时,就应当把名誉利益损害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只有当侵害名誉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对于赔偿数额,应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获利的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确定。

根据我国现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法人名誉权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抚慰金赔偿。

二、 名誉权是什么

名誉权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的品德、才干、名声、信誉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不受侵害的权利。名誉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严,它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乃至其他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法人的名誉表现为一种社会的信誉,这种信誉是法人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它的整个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尤其是企业法人的名誉,反映了社会对它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表现的总的评价。法人的名誉往往对其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产生重大的影响。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三、 名誉侵权的情形

1、名誉侵权的被侵害人是特定的人。当然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如果所指向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具体的人,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也同样可以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

2、名誉侵权的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或过失。

3、不论故意,还是过失,只要加害人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了对他人名誉的毁损,加害人就应承担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如报刊杂志网络刊登、发表有损他人名誉的文章。

4、并不能因为是过失而免除报刊、网络杂志社的责任,这一点与刑法上的侮辱罪、诽谤罪的构成显然不同,侮辱罪、诽谤罪的犯罪行为,其行为人必须具有侵害他人名誉的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是具有贬低。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毁坏他人名誉怎么判的相关知识。毁坏他人名誉不一定是在故意的前提下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只要存在过错行为对他人造成了客观毁坏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解答与建议。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