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继承 > 遗嘱继承和遗赠 > 伪造遗嘱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伪造遗嘱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9-09 08:42:09 人浏览

导读:

现实生活中,遗产争夺的现象也比较常见,所以为了避免家庭纠纷有些老人就会订立遗嘱来分配自己的财产,但是不乏有继承人不惜以伪造遗嘱的方式来让自己多分得一些遗产。那么伪造遗嘱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伪造遗嘱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伪造遗嘱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若干意见》虽规定人民法院对故意隐匿、侵吞或争抢遗产的继承人可以酌情减少其应继承的遗产。但此处的“酌情减少”属法院自由裁量的范围。

至于伪造遗嘱是否会丧失继承权,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只有继承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侵害了缺乏劳动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难的,应认定其情节严重,才可剥夺其继承权。

综上所述,在民事范围内,伪造遗嘱的继承人,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丧失继承权。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继承权的丧失和恢复】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3、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4、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5、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

二、遗嘱的特征是怎样

1、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即遗嘱是基于遗嘱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预期法律后果的法律行为。

2、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遗嘱能力,不能设立遗嘱。

3、设立遗嘱不能进行代理遗嘱的内容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4、紧急情况下,才能采用口头形式而且要求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形式或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口头遗嘱因此失效。

5、遗嘱是遗嘱人死亡时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因为遗嘱是遗嘱人生前以遗嘱方式对其死亡后的财产归属问题所作的处分。

三、遗嘱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1、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属于无遗嘱能力的人,不具有以遗嘱处分其财产的资格。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是无效的。

2、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所谓受胁迫所立的遗嘱,是指遗嘱人受到他人非法的威胁、要挟,为避免自己或亲人的财产或生命健康遭受侵害违心地做出与自己的真实意思相反的遗嘱。所谓受欺骗所立的遗嘱,是指遗嘱人因受他人的故意歪曲的虚假的行为或者言词的错误导向下而产生错误的认识,做出了与自己的真实意愿不相符合的意思表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对伪造遗嘱的法律后果是什么的相关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伪造的遗嘱是无效的,遗嘱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才有效。伪造遗嘱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丧失继承权,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犯罪,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若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法律快车相关律师。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