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民事权利 > 如何用民事方法对民事权利进行保护

如何用民事方法对民事权利进行保护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17 14:17:52 人浏览

导读:

民事权利的保护,是指为保障权利不受侵害或恢复侵害的民事权利所采取的救济措施。民事权利的保护分为自我保护和国家保护。对于自我保护与国家保护又做了细分,如何用民事方法对民事权利进行保护?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如何用民事方法对民事权利进行保护

  一、如何用民事方法对民事权利进行保护

  保护民事权利的措施,按照性质可以分为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

  1、公力救济。公力救济,又称国家保护,指权利人通过法定程序请求国家对其权利进行保护。公力救济,是以民事责任作为中介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原来正常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实现受到阻碍和干扰,从而产生民事责任法律关系。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便行使公权力强制责任人承担第二性的义务,以对正常的民事法律关系加以补救。

  2、私力救济。所谓私力救济,又称自我保护,指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得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采取自我保护措施,自行救济受侵害的权利。现代社会,权利侵害以公力救济为原则,但在有些情况下,民事主体权利受到侵害,情形紧迫,如不及时制止或躲避侵害,不仅会使权利人无从实现权利,还有可能扩大势态,影响社会秩序。所以各国民法均规定,民事主体可在一定限度内进行私力救济,包括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法律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等的民事权利保护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著作权属于民事权利吗

  属于,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

  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三、民事主体的人格权有哪些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如何用民事方法对民事权利进行保护的相关知识,保护民事权利的措施,按照性质可以分为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