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合同 > 合同的订立 > 民法典双方就合同条款未达成一致的后果是什么

民法典双方就合同条款未达成一致的后果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11-07 17:40:59 人浏览

导读:

民法典双方就合同条款未达成一致的后果是合同无法成立,合同成立的要件之一便是需要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议一致之下订立的。

民法典双方就合同条款未达成一致的后果是什么

  一、民法典双方就合同条款未达成一致的后果是什么

  民法典双方就合同条款未达成一致的后果是合同不能依法成立,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合同成立并生效的必要条件即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达成合意,且双方意思表示均为真实。未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的合同不能成立并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二、合同条款有错误还有效吗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合意的意思表述,如果在合同内容中出现错误,应该积极跟合同另一方沟通协调,重新达成合意内容,对错误的地方进行补正,签字盖章确认。法律快车提醒,如果不能协商处理,建议尽快诉讼解决,这样可以规避将来给自己一方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合同订立需要经过哪两个阶段

  订立合同一般经过两个阶段:

  1.要约。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2.承诺。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第四百八十条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一条 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到达:

  (一)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

  (二)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