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民事法律行为 >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生效期限吗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生效期限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9-15 08:38:07 人浏览

导读: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生效期限,但部分不得附期限的民事行为除外,附生效期限属于附期限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的形式主要为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生效期限吗

  一、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生效期限吗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生效期限,但是按照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期限包括附生效期限和附终止期限两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条【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二、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什么形式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指以文字等可以有形形式再现民事法律行为内容的形式。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三、民事法律行为特征有哪些

  1.私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由自然人、法人等私主体作出的行为,与政府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作出的国家行为、法院依审判权作出的裁判行为相区别。民事法律行为是由自然人、法人依意思作出的变动民事关系的行为,而不是利用公权力作出的行为。

  2.合法行为。所谓合法,就是说它所追求的效果“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快车提醒,这说明自由是有边界的,任何人的行为不得以损害他人的权利或破坏公共秩序为代价。这也是法律行为与违法行为的区别。

  3.表示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所谓意思表示,是当事人想要实现一定效果的内心意思对外表示。任何民事法律行为都必须具备意思表示这一要素,不具备意思表示,就不称其为民事法律行为。

  4.意思决定效果的行为。民法的基本理念是意思自治,它主张人们在民事生活中自己做主,自己负责。只要意思表示中所要实现的效果是合法的,法律就听任其依照内容发生法律效果,设定权利,负担义务,或使权利义务变更、终止。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