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合同 > 保证合同 > 哪些人不能成为保证人,保证的界定是怎样的

哪些人不能成为保证人,保证的界定是怎样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6-28 17:59:01 人浏览

导读:

不能成为保证人的范围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保证的界定规定为,这是一种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等。

哪些人不能成为保证人,保证的界定是怎样的

  一、哪些人不能成为保证人

  国家机关不能成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二、保证的界定是怎样的

  保证的法律界定内容如下:

  1.保证是一种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保证须由债权人与保证人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才可成立。凡仅由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保证,不是民法上的普通保证。如票据法上的保证,即使有保证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

  2.保证是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法律快车提醒您,保证是双方约定由保证人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所以保证人只能是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也就是说被保证人只能是保证当事人以外的人。保证人与被担保履行债务的债务人不能是一人,因此,凡对自己的行为所作的保证,都不属于担保法上的保证。

  3.保证是约定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行为。保证人的保证是以债务人不履行债务为生效要件。因此,凡不能发生保证人保证债务,或不是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才负担保证债务的保证,均不是担保法上的保证。

  三、保证人的义务和权利

  保证人的权利有:主张主债务人对于债权人所有的抗辩或其他类似的权利;先诉抗辩权。

  保证人的义务有:

  1.债务人未仍履行到到期债务,代为偿还的义务;

  2.公布所担保的贷款种类、期限和利率,并向借款人提供咨询;

  3.审议借款人的借款申请,并及时对是否提供担保给予答复;

  4.对借款人的债务、财务、生产、经营情况保密,但对依法查询者除外等。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