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自然人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衡量标准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衡量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4-20 09:57:33 人浏览

导读:

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律概念,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也有了自己的一定认识。那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衡量标准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衡量标准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衡量标准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属于一心智健全,有两种判断标准:

  (一)依据自然人的意思能力(认知能力)来判断。

  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设定的。意思能力是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解并能预见其后果的精神能力,意思能力是确认和划分民事行为能力的基础,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取决于其意思能力的状况。

  (二)依据自然人的意志能力来判断。

  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成年而设立的。尽管成年的自然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有所了解,也要看他是否能合理地、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一个成年人因精神或心理上的疾病而难以自制,那么,他所为的某些自损其利、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可以被宣告无效的。

  简而言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含义是指法律效力受到限制的人。由于年龄和智力的限制,行为能力有限的人的行为一般需要法定代理人批准后才能生效,但行为人的日常生活行为或纯粹的营利行为不受此类限制。

  二、民法典中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做担保人吗

  民法典规定,担保是属于民事法律行为,需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才有效,所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做担保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八条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三百八十八条 【担保合同】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六百八十一条 【保证合同定义】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为债务提供担保是民事法律行为,需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实施才有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作为担保人,作为担保人的,担保行为无效。

  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定监护人的顺序是什么

  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设置监护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置监护人的范围是: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

  首先由他们的父母基于亲权作为其监护人;如果父母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或者已经去世,或者被剥夺了亲权,则应当按照规定的简化顺序,确定监护人;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根据法定的简化顺序,或者根据意定监护协议等,决定他们的监护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衡量标准的相关知识,大家在判断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应当依据具体自然人的认识能力以及意志能力来判断。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