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民事责任 > 紧急避险法律规定

紧急避险法律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4-19 15:11:54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与实践中,紧急避险是根据特殊的情况予以规定的,必须要按照有关的法定手续办理。那么,紧急避险法律规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紧急避险法律规定

  一、紧急避险法律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二、紧急避险的种类

  (一)法定(职责)紧急避险

  是指行为人因职责规定,正在执行职务时,依法对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如消防员,在执行职务时,对于发生的火灾负有法定义务避险。

  (二)自愿(主动)紧急避险

  是指对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普通公民"见义勇为"所采取的避险行为。

  民法典对紧急避险的规定是如果我们紧急避险导致别人受伤害,那么那个引起险情发生的人就要承担责任,当然如果险情是由我们引起的,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不是紧急避险。

  三、紧急避险有限度吗

  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是指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其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那么,以什么标准来衡量紧急避险是否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呢?对此,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一般认为其标准是: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应小于所避免的损害。

  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之所以应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就在于紧急避险所保护的权益同避险所损害的第三者的权益,两者都是法律所保护的。只有在两利保其大、两弊取其小的场合,紧急避险才是对社会有利的合法行为。所以,紧急避险所保全的权益,必须明显大于紧急避险所损害的权益。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紧急避险法律规定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可知,紧急避险造成他人的损害行为也是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