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合同 > 合同的效力 > 合同不生效与无效的区别

合同不生效与无效的区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1-30 15:43:47 人浏览

导读:

合同从订立时起就可能存在不同的状态,合同不生效是指合同在双方协商下订立了但是可以约定其效力的一种状态;而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为违法或者根本不能实现失去了法律效力。那么合同不生效与无效的区别是什么?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不生效与无效的区别

一、合同不生效与无效的区别

未生效合同不是无效合同,在其生效要件成就后,将成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为自始无效,绝对的无效,当然的无效。未生效合同的处理应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无论当事人同意维持该状态还是以其他方式结束该状态,均是允许的。而对无效合同的处理不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充分体现了国家的干预。

二、合同不能生效的情形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采用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是法律所禁止的,对于以这种方式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其所订立的合同是无效的。这里强调的是以这种手段订立合同以损害国家利益的才无效。法律之所以作这样的规定,是因为以胁迫、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在国外都是作为可撤销的合同而存在的。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是以社会公有制为基础,国家应当保留主动干预的法律手段。同时考虑到现在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除国有企业之外,还有大量的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因此,法律区分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规定,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从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的,作为可撤销合同,由当事人选择。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恶意串通,是指行为人故意地与他人串通一气,目的在于坑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而自己获利。目前这种行为很多,如有些国家机关干部或企业采购人员在与其他企业、单位或者外商洽谈交易、签订合同中,恶意串通,收受贿赂,使国家、集体利益遭受很大损失。在自然人之间也存在代理人与他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问题。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其特点是行为人故意以合同这种合法的形式达到掩盖非法目的。合同本身是并不违反法律,只是当事人要利用合同达到的目的,以及合同履行引起的后果违反法律规定。如当事人为逃避法院强制执行其财产,而以购销合同形式转移财产。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所谓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是指订立合同的目的,依据合同所进行的活动以及履行合同的结果,都违反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有损国家主权,危及国家安全,违反社会秩序、公序良俗,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等。凡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都是无效合同。

三、合同签订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合同的基本条款要具备,尤其是交易的内容、履行方式和期限、违约责任要约定清楚。

(二)查阅国家对该交易有无特别规定,目的在于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合法有效。

(三)向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律顾问咨询相关业务的实际开展情况,了解业务发生纠纷的概率和纠纷的起因、种类,以便在订立合同时尽可能避免同样缺憾的发生。

(四)可能的话,通过行政机关的公证、律师见证和公证,通过相关机构的中介作用,使合同的内容尽可能完备。

(五)签署合同时合同表面要字迹清楚,整洁,推荐使用合同专用纸张打印。

因此合同无效不等于合同不生效,合同无效从定立开始就是无效的。合同的存在减少了纠纷,保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了法治。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收集的关于合同不生效与无效的区别的相关知识,如您还有疑惑,请咨询法律快车平台的律师,他们会为您给出更专业的解答。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