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人格权 > 名誉权和荣誉权 > 诋毁名誉可报警吗

诋毁名誉可报警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0-14 09:50:52 人浏览

导读:

我们所说的名誉其实也可以称作是名声,是一种社会评价。名誉权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与尊严。法律保护着我们的名誉权不受侵犯,对于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我们有权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那么,名誉被诋毁是否可以报警?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诋毁名誉可报警吗

  一、诋毁名誉可报警吗

  诽谤别人名誉可以报警。如果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构成诽谤罪。危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报警,要求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二、维护名誉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要明确名誉权包括的内容:

  1、公民有维护自己名誉尊严的权利;

  2、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

  (二)要掌握认定侵害名誉权行为的依据。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两种方式,侮辱是指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被侵权人一定要保存被侵权的证据,必要时要通过公证、鉴定等方式对证据予以固定。

  (三)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终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可以要求公开赔礼道歉,公开消除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名誉,也可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对公民的请求不予理睬,公民可以向法院诉讼。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当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三、夫妻间什么算侵害名誉权

  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2、发生了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

  3、侵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不法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诋毁名誉可报警吗的相关知识,诽谤别人名誉可以报警。如果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构成诽谤罪。危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报警,要求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