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人格权 >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 公民隐私权是指什么

公民隐私权是指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1-05 10:00:19 人浏览

导读:

公民的隐私权是不能够被侵犯的,这是公民特有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如果一旦侵犯到了别人的隐私权,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承担一定的责任的,那么公民隐私权是指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公民隐私权是指什么

  一、公民隐私权是指什么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个人信息、个人私事和个人领域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一般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有:

  (1)窃取、刺探他人隐私

  (2)擅自披露、公开他人的隐私

  (3)侵入、侵扰他人私生活空间

  (4)妨害他人的私生活安宁

  (5)侵害他人的个人信息、通信秘密,例如偷看他人的日记、侵入他人的邮箱、私拆他人的信件等。

  二、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如何认定

  侵害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1、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首先,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须具违法性。

  2、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事实。隐私是一种信息、一种活动、一种空间领域,也是一种秘密状态。隐私的损害,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被 干预。

  3、侵害隐私权的因果关系。它是指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符合规律的联系。

  4、侵害隐私权的主观过错。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主观过错。主要是故意,即预见侵害隐私权的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该种结果的发生。

  三、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处罚是什么

  按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有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行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介绍的关于公民隐私权是指什么、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如何认定等的相关的内容,隐私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个人信息、个人私事和个人领域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如果还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帮助解决的话,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