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继承 > 继承一般规定 > 我国公民死亡后遗产如何继承

我国公民死亡后遗产如何继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9-08 15:19:58 人浏览

导读:

法律规定了继承开始的时间,当现实中被继承人死亡时,继承也就开始。被继承人死亡后,他的家属需要处理被继承人的后事,其中包括了遗产继承相关的事项。那么我国公民死亡后的遗产是如何继承的?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我国公民死亡后遗产如何继承

  一、我国公民死亡后遗产如何继承

  公民死亡后的遗产继承一般看是否有订立遗嘱或遗赠协议,有就按照遗继承或遗赠办理,如果没有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二、隐瞒遗嘱是否违法

  隐瞒遗嘱不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拿到遗嘱不告之其他子女不算犯罪,遗嘱属于单方法律行为,如果遗嘱内容不涉及其他子女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当然,如果隐瞒遗嘱真相,侵害其他当事人的权益,属于侵权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遗嘱自遗嘱人死亡之日起开始执行,其过程大致如下:

  (一)出示遗嘱,向有关人员公布遗嘱内容;

  (二)编制遗产清册,并予宣布;

  (三)继承人或其他人对遗嘱没有争议时,把遗产按遗嘱的要求进行处理。

  三、订立遗嘱能否附条件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因此,自然人在订立遗嘱时可以附条件。遗嘱中所附加的义务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为社会公共利益附加的义务,如须将遗嘱中指定的财产用于社会福利事业或兴办学校、科研机构等。二是为公民个人附加义务,即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应给某一公民尽一定义务。但在附条件的遗嘱中,所附义务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超过遗嘱继承人从该遗嘱中所应得的遗产利益。

  在附义务的遗嘱继承中,遗嘱继承人不能只表示接受权利而不接受义务。他必须在接受权利的同时,承担遗嘱人在遗嘱中为其设定的义务。如果该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在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时,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遗产的权利。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我国公民死亡后遗产如何继承的相关知识,公民死亡后的遗产继承一般看是否有订立遗嘱或遗赠协议,有就按照遗继承或遗赠办理,如果没有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