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自然人 > 几岁后不需要监护人

几岁后不需要监护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9-08 00:20:25 人浏览

导读:

监护人制度是一项保护被监护人的重要制度。被监护人与监护人双方都享有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直到监护关系的解除,监护关系的解除部分与年龄有关。那么几岁后不需要监护人了呢?以下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资料,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几岁后不需要监护人

  一、几岁后不需要监护人

  父母对18周岁的孩子因被监护人获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自然终止。

  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

  对于处于父母保护之下的未成年人来讲,法律已详细规定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这些未成年人的监护权人就是他的父母。

  年满18周岁是成年的标志,《民法典》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什么成年人还需要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况下需要监护人。中风病人思维正常,但不能言语写字,属于完全行为能力人的情况下,不需要监护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条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三、监护人的权利与义务

  1、保护被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根据《民法典》(2021.1.1生效)第23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所代理进行的活动领域不限,较多地表现为诸如买卖、租赁、借贷等财产性质的活动,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质的民事活动。

  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尽到教育和照顾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职责,使其获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5、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2021.1.1生效)第118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如果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利益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6、我国法律对此进一步相关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如果因监护人管教不严,致使被监护人实施不法行为造成他人损失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职责的,可以适当减轻其民事责任。监护人在承担赔偿责任时,应首先从被监护人的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以自己的财产适当承担。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几岁后不需要监护人的有关内容,由上述资料可知,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岁及以后便不需要监护人,而限制民事行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成年人则需等到其恢复民事行为能力。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给您提供专业的建议。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