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合同 > 不当得利 > 不当得利是事实行为么

不当得利是事实行为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9-03 14:10:38 人浏览

导读:

不当得利即为以不恰当的方式获得的利益,法律上规定为没有通过合法的途径,在被侵害人不知情时,获得的利益。不当得利正常情况下,不管金额大小,都是需要返还给当事人的。那么不当得利是事实行为么,下面就由法律快车的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相关法律知识,欢迎阅读。
不当得利是事实行为么

  一、不当得利是事实行为么

  不当得利可以是事实行为,也可以是事件,要根据主观是否有认知的故意。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二、不当得利是犯罪吗

  (一)不当得利拒不偿还者触犯刑法上的犯罪。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0条规定,拒不偿还不当得利者,则构成刑法上的侵犯财产罪。这里的不当得利主要有两种情况。

  (三)一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返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四)二是将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是指所有人刚刚遗置于某处而忘记携带的财物,所有人随即能够准确地回忆起财物遗忘的时间、地点,并即去寻索。而拾得者一般也知道失主是谁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也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三、不当得利成立需要什么条件

  (一)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判断受益人是否受有财产利益,一般以其现在的财产或利益和如无与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变动所应有的财产或利益总额相比较而决定。

  (二)仅仅有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任何损失,不成立不当得利。

  (三)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损人所受损失间的因果关系,是指受损人的损失是由于受益人受益所造成的。但受损人的损失与受益人的受益,范围不必相同。

  (四)取得利益致他人损失,之所以成立不当得利,原因在于利益的取得无法律上的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称为“没有合法根据”。无法律上的根据是指缺乏受利益的法律上的原因,而非指权利或者财产的取得没有法律上的直接原因。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不当得利是事实行为么”的全部内容,不当得利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赔偿,对于不当得利拒不返还者,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