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资信调查 > 资信调查报告 > 公司资信调查报告 > 教授造假事件,是谁让西安交大蒙羞?

教授造假事件,是谁让西安交大蒙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9-02 08:56:22 人浏览

导读:

自家有孩子行窃,却埋怨去警察局揭发的自家另几个孩子令家族蒙羞。这样的逻辑放在生活中,估计谁也想不通。可这偏偏是西安交大某些人的逻辑。中央电视台3月20日晚报道了西安交大陈永江等6名教授举报该校教授李连生学术不端的经历,第二天西安交大就迅速公布

自家有孩子行窃,却埋怨去警察局揭发的自家另几个孩子令家族蒙羞。这样的逻辑放在生活中,估计谁也想不通。可这偏偏是西安交大某些人的逻辑。

中央电视台3月20日晚报道了西安交大陈永江等6名教授举报该校教授李连生学术不端的经历,第二天西安交大就迅速公布了撤销李连生教授职务并解除聘用的决定,反应不可谓不迅速。而之前,6位举报人经历了近两年的艰难举报过程。西安交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更是曾以“这涉及到不只是西安交大的脸面,也涉及到国家的脸面”为理由“循循善诱”。如今,做出处罚决定便是承认员工造假,想必这是个让副主任乃至校方感到蒙羞的时刻。

可让西安交大蒙羞的真是那6位教授吗?答案很明显。在本文开头的例子中,令家族名誉受损的应该是行窃的孩子,是管教不严又纵容犯罪的父母。这样简单的逻辑,西安交大某些领导自然不会想不通。只是,在他们的另一套逻辑中,学校要发展就需要申报奖项,需要能在人前“炫耀”的项目奖励。两相比较,“看不见摸不着”的学术精神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说,李连生造假令西安交大蒙羞,校方这种“奖项至上”的思想则是滋生学术造假的温床,是毒杀学术精神、科研创新的毒药,是真正让中国学术蒙羞的毒瘤。

如今,学术造假的李连生最终受到惩罚。但我们不知道,西安交大某些人的逻辑还会影响多少人?不知道有多少教授面对“如果你们六人愿意退出举报,还为时未晚”的威逼能不折不屈,面对“让他们把教育部一等奖匀给你们一些”的利诱能从容淡定?我们更不清楚也更担忧的是,“奖项、论文至上”的思想还潜藏在多少人的头脑中?学术造假的闹剧还要重复上演多少次?

此次造假事件只是令西安交大蒙羞。下次呢?长此以往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