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执行法 > 执行动态 > 周一约访面对面 化解信访难题

周一约访面对面 化解信访难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24 02:03:40 人浏览

导读:

内容摘要:当前,信访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矛盾纠纷的集结点,而基层法院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涉诉信访为执行案件,执行信访已成为制约法院工作的瓶颈。周一约访使执行工作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由当事人闹上门转变为约进来,由事后投诉转变为事前预防,院党组对执行工作由胸

  内容摘要: 当前,信访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矛盾纠纷的“集结点”,而基层法院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涉诉信访为执行案件,执行信访已成为制约法院工作的瓶颈。“周一约访”使执行工作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由当事人“闹上门”转变为“约进来”,由事后投诉转变为事前预防,院党组对执行工作由“胸中无数”转变为“心中有数”,执行信访难题得到有效化解。

  人民网济南电 当前,信访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矛盾纠纷的“集结点”,而基层法院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涉诉信访为执行案件,执行信访已成为制约法院工作的瓶颈。为妥善化解执行信访难题,肥城法院推行了“周一约访”活动,实行“面对面工作法”,增强了法官的责任意识,密切了与群众的关系,执行信访量同比下降45%。

  面对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增强感染力和渗透力。每周一执行局全体干警一律不允许出差,在分管院长的带领下,集体在约访中心接待当事人和来访群众,通过张贴执行指南、执行须知、文书格式、收费标准、执行信息、救助制度和执行人员照片、联系电话等相关内容,依法公开所有可以公开的执行环节。面对面与当事人座谈交心,向当事人通报案件执行进展,自觉接受群众质询,耐心讲解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消除误解,增加理解,达成谅解。活动开展以来,全院执行干警共接待群众1200余人次,化解执行案件900多件,密切了法官与群众的关系,理顺了群众情绪,实现了案结事了、案结人和。

  面对群众发现解决问题,及时改进完善执行工作。通过开展“周一约访”活动,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自觉用群众立场观察、思考问题,使执行工作更加符合群众意愿,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的有机统一。针对群众反映个别案件执行时间长的问题,成立了由院长任主任的执行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执行工作,设立了三个快速执行组,根据难易程度将执行案件分为快速执行、正常执行和执行难案三部分,快速执行组优先执行能够迅速执结的案件,在两个月不能执结的及时移交正常执行组继续执行,执行难案由指挥中心统一调度,集中化解。三月份以来,快速执行组已执结案件383件,指挥中心组织执行重大案件27件,执行结案率比去年同期上升21.5%。

  面对群众收集社情民意,构建司法服务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周一约访”活动,执行干警面对群众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倾听民声,汇集民智,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把握群众需求,努力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司法服务和保障。针对群众反映的获取司法服务渠道少的问题,我们在乡镇、社区建立了28处便民诉讼点,建立了法官联系村庄、社区等制度,20名法官担任了法治副校长,每个法官都联系6-10个村庄、企业,从不同行业、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人员中选任42名陪审员,在机关、企业、农村培训了1800多名人民调解员和司法服务联络员,让他们广泛参与到案件庭审、合议、调解、裁判、执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作为“审判员、调解员、执行员、宣传员、监督员”的“五员”作用,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面对群众锤炼作风能力,提高干警司法能力水平。我们把“周一约访”活动作为锤炼执行干警作风,提升执行干警化解社会矛盾、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的有效载体,制定了《文明办案“十要十不要”原则》、《文明办案“二十项”规范用语》、《不文明办案“二十项”忌用语言》,让干警时时对照检查,时时自我规范;引入了群众评议机制,当事人可以直接通过评议系统对法院各部门的工作及干警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工作作风、形象等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实时统计汇总,并作为评先树优、晋级提拔、考察培训、绩效问责的重要依据。

  “周一约访”使执行工作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由当事人“闹上门”转变为“约进来”,由事后投诉转变为事前预防,院党组对执行工作由“胸中无数”转变为“心中有数”,执行信访难题得到有效化解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