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执行法 > 执行动态 > 解密“新克格勃”多面人生

解密“新克格勃”多面人生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24 01:29:45 人浏览

导读:

导言:随着更多信息的透露,媒体开始纷纷解密被抓捕俄罗斯间谍们的多面人生,其中不乏身材姣好的年轻美女,也有其貌不扬的中年男子。28岁美女爱经商查普曼全名安娜查普曼,她出生于苏联时期,曾在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学习并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自2003年起,查普曼

  导言:随着更多信息的透露,媒体开始纷纷解密被抓捕俄罗斯间谍们的“多面人生”,其中不乏身材姣好的年轻美女,也有其貌不扬的中年男子。

  28岁美女爱经商

  查普曼全名安娜·查普曼,她出生于苏联时期,曾在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学习并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自2003年起,查普曼进入英国并在伦敦生活了5年,期间她与一名英国男子成婚。从她在个人社交网站上公布的照片来看,她不仅年轻貌美,而且身材丰满,很容易吸引男人们的目光。

  根据查普曼的公开资料,她曾经在英国巴克莱银行投资部工作,后来又跳槽进了一家对冲基金公司。此外,她还在欧洲最大的商业喷气机运营公司服务过一段时间。不过,巴克莱银行称,没有查到查普曼在2004至2005年间在该银行工作过的任何记录。

  2010年2月,查普曼进入美国。她在纽约繁华金融街区拥有一套住房,独资经营着一家网络房产中介公司,为全世界的房屋业主和租房人以及买房人提供咨询服务。但美国调查部门发现,查普曼一直在暗中同俄罗斯一名情报部门官员联系,并定期向那名俄罗斯官员提供秘密资料。

  6月26日,伪装成俄罗斯高级特工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探员与查普曼进行了接触并要求她执行一次传递护照的秘密任务。查普曼虽然当场接受了任务,但后来她并没有按照计划去执行。

  帅哥懂五种语言

  和查普曼一样遭到FBI“诱捕”的还有俄罗斯美男子米哈伊尔·谢缅科,不过,他没有像查普曼那样多留了一个心眼,而是按照“上司”的指令前往约定地点执行任务,结果他成了FBI在此次“收网行动”中捕获的“第一条大鱼”。

  谢缅科的公开身份是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一个小型旅游公司的职员,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向美国人推荐去俄罗斯旅游,其办公地点与美国征兵中心同处一座大厦内。谢缅科的同事对他的印象是,他常有“异人之举”且很聪明,他可以讲5种语言。

  该旅游公司的市场拓展部经理斯拉瓦·希罗科夫介绍说,他与谢缅科是俄罗斯阿穆尔州国立大学的同学,谢缅科主修的是中国研究专业而且毕业后还在中国居住了很多年。2008年,谢缅科又在美国西顿霍尔大学获得了双硕士学位,他的两个学术专业分别是外交与国际关系以及亚洲研究。

  希罗科夫表示:“谢缅科对语言、全球政治以及各国文化都很感兴趣,他还喜欢参加宴会并广交朋友,他在纽约如此,在这里(阿灵顿县)也是一样。我们一直认为他这样做是为了找到自己梦想的工作。他曾经说过,他最想从事的是与国际关系、非政府组织等相关的工作。”

  名记常批评政府

  秘鲁一名在纽约工作了20年的女记者维基-佩雷兹也卷入美俄间谍风波。

  佩雷兹的家人和朋友讲述了佩雷兹被抓捕的经过。55岁的佩雷兹居住在美国北部市郊,上周日晚她同丈夫参加完一个派对返家时遭到逮捕。

  佩雷兹的儿子表示,约有30个人当晚搜查了他们的家,他们将家中的电脑搬走,并质问他们父母的政治背景和经济状况。

  美国一家报刊编辑称,佩雷兹的文章很具争议性,既吸引很多支持者,同时也招致很多批评。佩雷兹的评论专栏常常批评美国政府,她也因此出名。

  间谍夫妇是“善良邻居”

  在被抓捕的11名俄罗斯间谍中有8人分别以夫妻的身份成立了4个家庭,他们均在美国潜伏了多年并且其中一些家庭还生育了自己的孩子。

  他们看上去与普通美国夫妇并无二致,从事的也都是很一般的工作,因此,对于他们的被捕邻居们皆倍感诧异。很多美国人至今不敢相信他们善良的邻居夫妇竟然是“足以危害国家利益的”俄罗斯间谍。(柳洪杰 综合)

  咖啡馆里用电脑联络

  FBI曝光俄间谍手法

  深圳特区报讯 FBI宣称这些间谍由俄罗斯海外情报机构所派遣,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潜伏在美国。

  至少有4人据信使用了死人的身份。

  他们利用咖啡馆、书店和街角与接头人联系,FBI特工在今年1月曾经发现一名嫌疑人带着笔记本电脑坐在纽约一个咖啡馆与一名俄罗斯特工接头。他们没有进行直接接触,而是用各自携带的电脑联网通讯。

  FBI称这些间谍使用高端技术与俄罗斯联系,如用加密电脑通过私有计算机网络与必须能配上对的个别计算机通讯。或者使用信息隐写术,俄罗斯情报机构会通过这种技术把信息藏在图片中,上载到公开网站,这些间谍使用特定技术进行解码。有时也用隐形墨水等传统手段。

  一名间谍计划在罗马与俄罗斯特工接头去取一本爱尔兰假护照,俄方指示他使用以下暗语:“不好意思,我们是不是1999年在马耳他见过面?”而接头人的标志是手持一份《时代》杂志。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