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治安处罚法 > 治安处罚 >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 > 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

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6-14 13:51:48 人浏览

导读:

条文第四十一条[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行为及处罚]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

条文
  第四十一条[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行为及处罚]

  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一、条文释义

  近一时期,一些地区流浪乞讨人员急剧增多,特别是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大幅度上升。其中确有因生活无着进行乞讨的,但也有相当一些流浪乞讨人员以乞讨为业,画地为营,聚集成伙,强讨恶要,甚至依靠血缘、地缘关系形成帮派团伙。更为严重的是,还有一些不法分子组织、诱骗、胁迫儿童尤其是残疾儿童参与乞讨,从中渔利,严重扰乱城市社会秩序,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新隐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据调查,相当一部分流浪乞讨人员一天能讨得50元至100元钱,其收入远远高于城市“低保”和农村“五保”等困难群体,也高于一般进城务工人员。一些好逸恶劳者视此为致富之路,过起了“城里磕头,家里盖楼”的职业乞丐生活。辽宁省葫芦岛市一乞丐不但盖起了楼房,甚至包养“二奶”,过上了奢靡的生活。此外,一些流浪乞讨人员以血缘、地缘为纽带,逐步形成了有组织、有分工的团伙帮派。

  流浪乞讨人员的急剧增多,不仅损害国家形象、妨害城市管理,而且极易诱发治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由于大多数流浪乞讨人员缺乏谋生技能和法制观念,在乞讨不足、处境艰难时容易实施偷、扒、抢等违法犯罪行为,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隐患。有的乞丐团伙之间为争夺地盘,聚众斗殴、故意伤害案件时有发生,扰乱治安秩序。一些乞丐团伙和人员为骗取同情,聚敛钱财,以暴力胁迫儿童尤其是残疾儿童行乞,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据调查,北京、广州、上海等大中城市已出现受人操控的乞讨“童子军”,安徽省太和县宫小村许多村民多年来靠组织、胁迫残疾儿童外出行乞为生,成为闻名全国的“瘫子村”。一些不法分子为了长期操纵残疾儿童乞讨生财,甚至故意伤害儿童肢体,恶化伤口疮疤,严重摧残儿童的身心健康。根据上述实际情况,参考国外有关流浪乞讨行为的法律规定,在这次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时,规定了对违法乞讨的行为进行治安管理处罚,在保护乞讨人员的正当权益时,也要打击流浪乞讨中的违法行为。

  1.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行为的认定 [page]

  (1)本行为的主体是达到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

  (2)本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主要是利用胁迫、诱骗或者利用残疾人、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等进行乞讨或者变相乞讨行为。胁迫,是指行为人以实施暴力或其他有损身心健康的行为,如冻饿、罚跪等相要挟,逼迫他人进行乞讨的行为。诱骗,是指行为人利用他人的弱点或亲属等人身依附关系,或者以许愿、诱惑、欺骗等手段指使他人进行乞讨的行为。利用他人乞讨,是指行为人使用各种手段让他人自愿地按其要求进行乞讨的行为,包括租借或者其他形式。租借,是指行为人给残疾人、未成年人或者老年人等的家属、监护人或其本人支付一定的金钱,使其进行乞讨谋取非法利益。

  2.冒犯性乞讨行为的认定

  冒犯性乞讨行为,是指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反复纠缠,是指乞讨人员向他人行乞遭拒绝后,仍采取阻拦、尾随等其他令人反感的方式继续乞讨钱财。强行讨要,是指以生拉硬拽、污言秽语等令人厌恶的方式乞讨钱财。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包括以强迫接受的方式卖花、卖唱、开车门、拎包等行为变相乞讨的。这类行为的主要表现是滋扰他人,不达到乞讨的目的则不放过他人。

  二、实务问题

  怎样处置流浪乞讨人员?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实践中要注意区分一般的流浪乞讨人员和有违法行为的流浪乞讨人员。对于一般的流浪乞讨人员,人民警察应当按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第5条的规定执行,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

  对于有违法行为的流浪乞讨人员,应根据本条的具体规定进行处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