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商业招商 > 融资 > 融资风险 > 外资频频出手中国民族品牌

外资频频出手中国民族品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8-08 08:48:27 人浏览

导读:

外资频频出手中国民族品牌,家电行业危机、日化行业危机,现在,这些资本大鳄们又将手伸向了农业和饮料业,这是单纯的商业行为还是背后闪现其“国家利益”?或者别的什么隐秘“阴谋”?在国际市场上,企业间的并购随时都在发生,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我们也早

外资频频出手中国民族品牌,家电行业危机、日化行业危机,现在,这些资本大鳄们又将手伸向了农业和饮料业,这是单纯的商业行为还是背后闪现其“国家利益”?或者别的什么隐秘“阴谋”?

在国际市场上,企业间的并购随时都在发生,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我们也早有思想准备,一些优秀的中国企业同样也在海外市场不断寻找自己的“猎物”,比如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海尔并购美泰,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等等。我们并不是狭隘的民粹主义者,日益强大的中国,日益开放的经济体制,我们更加自信和成熟,在全球化竞争的舞台上,我们欢迎所有外资企业来华跟中国企业进行公平、公正的竞争。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是一部名营企业艰苦奋斗的慷慨壮歌,三十年来,这些历经残酷竞争才勉强存活下来的民营企业给中国造就了许许多多广受民众喜好的知名品牌,像“汇源果汁”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到最终占据果汁行业40%的市场份额,足以证明其优秀之处。但是今天,我们却要亲手将其毁灭,这是何等残忍,企业家辛辛苦苦将儿子养大就当猪卖掉,是利益驱使还是被逼无奈?这其间有没有值得我们深思之处?

外部竞争环境不断恶化,持续从紧的信贷,劳动力成本增加,产业升级又面临人才和资金的双重瓶颈,在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民营企业生存环境的确堪忧。30多万网友投票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不能单纯理解成民族情绪的集体宣泄,长此以往,当我们的产业链、定价权慢慢被外资控制,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那些仍在苦苦挣扎的民族知名品牌要么一点点被外资蚕食,要么破产倒闭,再过10年,20年,我们拿什么去跟人家竞争,全球市场上还会不会有“中国品牌”?

最后,我们来看两个法国是如何保护本土品牌的案例,1999年美国沃尔玛想收购法国家乐福,法国政府撮合家乐福与另一家本土超市合并,成功抵御了沃尔玛的入侵。2005年,百事公司想收购法国达能,政府要人纷纷出面表态,最终令百事放弃了收购。法国将本土的20家国际知名企业,如家乐福、巴黎春天百货等列为“特别保护企业”,反对外国对其“恶意收购”。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