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商业招商 > 融资 > 融资风险 > 地方融资风险遭热议 专家称应正确看待

地方融资风险遭热议 专家称应正确看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8-08 07:44:24 人浏览

导读:

从5万多亿,到国外学者估算出的11.4万亿,最近关于地方政府负债的数字越来越频繁出现,而不断增大的数字似乎也在说明,地方政府融资存在着巨大风险。然而在17日举行的地方财政改革论坛上,专家一致认为,不应简单否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过度夸大地方融

  从5万多亿,到国外学者估算出的11.4万亿,最近关于地方政府负债的数字越来越频繁出现,而不断增大的数字似乎也在说明,地方政府融资存在着巨大风险。然而在17日举行的“地方财政改革论坛上”,专家一致认为,不应简单否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过度夸大地方融资风险,在警示风险的同时也要看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发展经济、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 从一个更长的发展历程来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一些地区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东北地区近年来依靠地方融资平台解决了过去很难解决的棚户区改造难题。

  贾康还以重庆为例说明地方融资平台的积极作用。据他介绍,重庆过去在基础设施上有大量的欠账,但是近年来突飞猛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获得了“八大投”融资平台的支持。而且重庆市在通过“八大投”进行融资的时候,也十分注重风险控制,如1998年重庆市获得中央转贷的国债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注入到“八大投”当中,以提高其资本金。

  全国人大财经委一位专家的观点与之不谋而合。“预算法是不允许地方发债的,但是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把地方融资平台作为重要措施,允许地方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事实上,这一措施对于应对经济危机,启动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至于这个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下一步应怎么办,朱少平表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从所投资的项目的质量来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总体风险也不大。朱少平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投的项目大部分都是好项目,只有小部分是不盈利的,所以这些债务的风险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小的。“当然有些地方超过自己能力范围建设一些项目,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总体来说,风险不算太大,而且还处在国家控制的范围之内。”朱少平表示。

  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贾康建议,还是要坚持“有堵有疏,疏堵结合”的原则,采用大禹治水的古老智慧,把地方政府融资引导到阳光融资的状态,“治存量、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