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商业招商 > 融资 > 融资风险 > 侯云春:应防范和化解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风险

侯云春:应防范和化解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风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8-08 07:36:48 人浏览

导读:

2010年4月25日,第六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全球低碳经济革命与中国碳金融之路。凤凰网财经对本次会议进行全程直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在会上表示,应当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风险。以下为侯云春演讲实

  2010年4月25日,第六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全球低碳经济革命与中国碳金融之路。凤凰网财经对本次会议进行全程直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在会上表示,应当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风险。以下为侯云春演讲实录。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第六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我今天想发言讲这么一个题目,就是应当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我觉得这个问题和金融风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进行体制改革以及我们今天的主题低碳革命都是有关系的,这是要提高投融资体制的效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当前大家看到我们在去年遇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GDP增长8.7%的基础上增长了4.9%,经济增长继续向好发展,再次证明党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是及时有力的。但是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们这次应对金融危机在取得显著成绩,率先实现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同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就是我们投资增长过快。银行信贷增长过猛,资产价格大幅度上升,房地产泡沫聚集,能源消耗增加,污染排放回升,一些重要产品的产能本来就已经严重过剩,在应对危机当中又新上了一大批产业,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在一些行业日益严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应对危机的刺激政策效应,而非经济的效益。相当一部分是由政府投资推动的。在去年GDP增长8.7%的增幅当中,投资是贡献了8个点,消费品贡献了4个百分点,出口的贡献是负增长3.9个百分点。在去年30%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当中,政府的投资增幅是相当高的。据有关方面统计,去年全国商业银行新增贷款2.7亿,其中有40%流落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到去年5月份,全国共有各级政府的投融资平台3800多万,到当年末,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余额是7.2万亿元,其中去年一年净增的贷款占预计今明两年后续贷款还要增加2-3万亿,也就是说到今年年底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将达到4万亿左右。这不仅加大了金融系统的风险,也使得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日渐突出。地方的投融资平台靠什么来偿还?这个问题在应对危机成功的由内需来替代出口下降外需减少而影响外资投资的情况下也暴露出600多亿个,过去有同志讲两类两外,外需推动,外延扩张,要转向内需拉动内涵发展。这在我们应对危机当中凸显了一个是由外部推动、外型动力如何转向内型增长这样一个方向。通过地方的政府平台,这是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解决基础设施供应等问题而设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当中,投融资平台得到了快速发展,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过快,并且缺乏相关的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资本金不足,负债率过高,地方投融资平台平均负债率超过80%,偿还能力过分依赖土地财政,地方财政担保有名无实,偿贷责任主体不明确,治理结构不健全,透明度低等。投融资平台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财务负担。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指出,要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约束的有效防范和化解欠债的财政风险。

  究竟如何防范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我想应该从两个方面来作出努力。一方面要通过一批法律法规和不断完善市场规则来规范投融资平台的运作和规避市场风险,这方面主要包括要积极清理、应对投融资平台,将他们的业务领域严格限定在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当中,要严格查处,落实资本金,规定负债的上限,健全法律治理结构,要加强信息披露,增加投融资平台运作的透明度,同时也要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加强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意识,控制贷款发放力度。

  另外一方面,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型,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政府管理创新,这就是政府应该把自己该管的事情切实管住管好,把不该管的和可以不管或者说是有企业、市场、中间组织来管、来办可以搞得更好的逐步的放开搞活,把它交给企业和市场,让中介组织来做。

  我通过一些小事情说一下我的认识。上上周我到西安参加合作论坛的时候,我出席了在渭南的一个电动车工业园的仪式,这个工业园不是由政府来办,而是由企业办,由浙江企业在一个浙江商会来主持,投资建园和招商,通过他们掌握的资源,准备吸引200家生产电车的厂家,把完整的产业链通过配套完成。对于这个项目,我是看好它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家也看得很多,现在不光是有一些省市政府办了很多的工业园开发区,甚至一些县、镇都搞了一些工业园,不少盖的厂房都是在那里晒太阳。我觉得可能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我没有详细的调查研究,有不少是干这种事情。我认为加快这方面的改革,把政府可以办的一些事情尽快的转出去,这对于我们加快发展的方式的转变和提高投融资效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使是一些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这些项目,也可以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不由政府亲自来办。而且由政府通过服务的方式,更大发挥它的基础性的作用。

  按照这样的思路,一方面加强管理,一方面逐步的放开搞活,来逐步的化解政府的投融资风险,这也是我们当前深化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我就讲这样一个观点,供大家参考。谢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