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动态 > 名校博士涉嫌强奸网友 平生曾最恨强奸罪行

名校博士涉嫌强奸网友 平生曾最恨强奸罪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22 04:05:28 人浏览

导读:

“有人说,吸毒的人都认为自己不会吸毒,相信自己对毒品有抵抗力。但最后,就是他在吸毒!我想,网络可能也这样。”近日,在海淀检察院,记者采访了这名平生最恨强奸罪行的某校副教授王某,就是他今年先后强奸了两名19岁的女网友。而就在去年,王某曾撰文抨击网络的非
  “有人说,吸毒的人都认为自己不会吸毒,相信自己对毒品有抵抗力。但最后,就是他在吸毒!我想,网络可能也这样。”近日,在海淀检察院,记者采访了这名平生最恨强奸罪行的某校副教授王某,就是他今年先后强奸了两名19岁的女网友。而就在去年,王某曾撰文抨击网络的非理性:“当网民给自己起一个名字时,这种扮演就开始了。而这种扮演也往往会被坏人利用,成为欺骗和犯罪的新途径。”

  事件:半月强奸两网友

  2003年8月初,19岁的“心情女孩”在聊天室“北京紫禁城之颠”结识了“留学博士”。

  8月11日13时许,双方在香山植物园见面,相约一同爬山。见面后,“心情女孩”被“留学博士”带到了一个偏僻的树林中,并以“别喊,喊就掐死你”的威胁将其强奸。在一同下山途中,该“留学博士”又以借手机看看为名,将女网友的手机骗走后溜掉。

  8月20日,在香山植物园门口,“心情女孩”向警方指认出正带领另一女网友准备爬山的“留学博士”。该男子被抓获。警方经审查后确认了这名男子身份:王某,今年36岁,是北京某名校的留校博士,职称为副教授。

  办案人员还查实,7月26日,王某还用“教授兼副总”的网名与另外一名19岁的女网友吴某相约爬山。随后,在香山植物园,王某以同样手段将吴某奸污。

  对话:网络很危险,有如毒品

  记者:你见过很多网友吗?

  王某:(犹豫了一会儿)见过六七个。但我对不同的网友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待很真诚的网友,我很尊重他们。

  记者:还有什么样的网友?

  王某:就是那些目的不纯的网友,碰到他们我就想利用虚假身份发泄。

  记者:那两个女网友目的不纯吗?

  王某:……

  记者:你和她们发生过性行为吗?

  王某:(犹豫片刻后,他答道)有一个。她是愿意的。

  记者:你为什么选择与她们交往?

  王某:不为什么。她们都很小,不到20岁,都没有正式工作,爱玩。

  记者:你作案时的心态是什么?

  王某:我当时觉得,网友之间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很正常,但不应该拿别人的时间不当回事,我的时间也很宝贵,不能忍受她的任性。所以,我就和她们较劲。

  记者:你为什么那么喜欢网上聊天?

  王某:那时工作压力很大,为了释放压力,我就想见见网友。后来,不知不觉地就陷了进去。其实我告诉过妻子,网上聊天开口就谈性的人决不是好东西,我还研究过这个问题。

  记者:你现在怎么看待网络交友?

  王某:网络很危险,我写过这样的论文。我跟导师的时候,还研究过吸毒问题。那时,有人说,吸毒的人都认为自己不会吸毒,相信自己对毒品有抵抗力。但最后,就是他在吸毒!我想,网络可能也这样。

  记者:你怎么会选择香山植物园见网友?

  王某:那里有山有水,还很僻静,不易被发现……

  专家呼吁不要让网络扩张心理恶习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教授田小穹认为,网络扩张心理恶习的作用引发了许多新的刑事案件。近年来,北京处理过多起类似刑事案件。今年非典期间,一个北京男子在论坛上发表了自己杜撰的非典谣言,目的仅仅是显示自己获取消息的能力,树立自己在BBS上的权威感。

  网上的一个情感调查显示,现代人,尤其是触网一族,网络成为了他们上演情感走私、扩张自己心理恶习的一个主要渠道。因此,触网一族应时时警惕网络扩张自己的心理恶习。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