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事诉讼知识 > “排除合理怀疑”适用应注意什么

“排除合理怀疑”适用应注意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01 03:11:21 人浏览

导读:

核心内容:对于我国司法实务部门来说,引入排除合理怀疑这一英美化的、主观性证明标准,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实践中还应当注意几个问题。以下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排除合理怀疑在司法实务操作中应当注...

  核心内容:对于我国司法实务部门来说,引入“排除合理怀疑”这一英美化的、主观性证明标准,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实践中还应当注意几个问题。以下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排除合理怀疑”在司法实务操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于“排除合理怀疑”这一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适用,在司法实务操作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本身包含了对证据质和量两方面的要求,而“排除合理怀疑”仅仅是对证据“量”(充分)的解释和认定标准。因此,在实务操作中,认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一定要建立在“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这两项要件的基础之上,然后综合全案证据进行判断是否能够“排除合理怀疑”,而不能孤立地适用。在实务操作中,应当强调作业流程上的先后次序,即应当先审查证据的“质”——据以定案的证据是否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确信后方能进入证据“量”的审查、判断:定罪量刑的事实是否都有证据证明?然后据此判断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是否能够排除合理怀疑。

  第二,强调“排除合理怀疑”,并不意味着所有细节都必须排除合理怀疑。每个案件都有很多情节和细节,强调所有情节和细节都必须排除合理怀疑,既做不到,也无必要。因此,所谓“排除合理怀疑”,是指重要的、关键性的、涉及到定罪量刑的事实必须能够排除合理怀疑。

  第三,所谓“排除合理怀疑”,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解释,是指“对于事实的认定,已没有符合常理的、有根据的怀疑,实际上达到确信的程度。”因此,排除合理怀疑,实际上是一项经验标准,它强调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以及对证据的审查、判断,必须符合逻辑和经验规则。实务操作中,要避免对案件事实进行无根据、妄加推测、吹毛求疵等不合理怀疑。

  第四,“排除合理怀疑”与死刑案件“唯一性”标准的关系问题。

  修改后刑诉法第53条并未针对死刑案件设立特殊的证明标准,因此,“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既适用于普通刑事案件,也适用于死刑案件。[page]

  但是,2010年颁布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曾规定:“办理死刑案件,对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认定,必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证据确实、充分是指:……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符合逻辑和经验规则,由证据得出的结论为唯一结论。”据此,死刑案件实行结论“唯一性”标准。问题是:该标准与“排除合理怀疑”标准之间是什么关系?

  所谓“唯一性”标准,亦称“排他性”标准,意即对案件事实不具有其他解释的可能性。“唯一性”或“排他性”标准,是我国司法实务中长期以来实行的证明标准,由于“证据确实、充分”的表述过于抽象,在司法实务中难以操作,因此,实务中长期以来以“唯一性”或“排他性”作为刑事案件定罪量刑的证明标准。“唯一性”标准要求对案件事实不具有其他解释的可能性,实际上就是“不允许相反事实可能存在”,这与“排除合理怀疑”的内涵要求完全一致。因此,所谓“唯一性”与“排除合理怀疑”,仅是表述方式的不同,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