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关注站 > 马艳红 更关心观众想知道什么

马艳红 更关心观众想知道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1-12 15:46:53 人浏览

导读:

1984年在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中,以其绷杠后空翻转体360下的独创动作和高质量的成套表演,夺得高低杠金牌,实现了自己成为奥运会冠军这一最大愿望,她就是马艳红。24年后的今天,马燕红以解说员的身份出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精彩的解说让人们再一次把目光投
1984年在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中,以其“绷杠后空翻转体360°下”的独创动作和高质量的成套表演,夺得高低杠金牌,实现了自己成为奥运会冠军这一最大愿望,她就是马艳红。24年后的今天,马燕红以解说员的身份出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精彩的解说让人们再一次把目光投在这个昔日的奥运冠军的身上。日前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马艳红。
做好解说需要境界
对马艳红来说,担任重大体育赛事的解说已不是第一次。她告诉记者,1999年天津世锦赛时,她就与央视合作,然后是2002年釜山亚运会,央视专门找了10个人担任解说工作,她便是其中之一。从那时起,央视觉得专业人士或者曾经在国际上得过冠军,现在又不在一线的运动员担任解说工作更具优势,他们会从专业角度给观众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信息及评论。
这次奥运会请马艳红再度出山当属众望所归。据说,这次聘请嘉宾解说还有一个硬性指标,那就是受邀人必须有奥运冠军头衔。众所周知,1984年马艳红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体操比赛获高低杠冠军,成为中国女子体操第一位奥运会冠军得主。因此,担任本次奥运会体操解说员、评论员,无论其资质、口碑、经验及生活阅历,马艳红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选。
马艳红坦言,“其实做好解说一样需要境界,要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去肯定或鼓励他人。尤其不能以己度人,更不能以自己的过去来衡量眼前。”马艳红说,在赛场上她每每看到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她比运动员本人还要高兴。这种情感一方面来自对运动员的尊重,一方面来自对体育精神的推崇。所以在解说的时候,她首先选择的是鼓励和赞扬,然后让观众在欣赏过程中看出问题,或哪里还有不足。
在记者看来,这正是马艳红与有些解说员的根本不同。在接触中记者发现,马艳红之所以有如此出色的评论和解说,除她的专业知识外,应该说与她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马艳红告诉记者,“在现场解说时,我总是希望把最美好的词汇用在运动员身上,他们真的很不容易。也许以前我们没有这样的感悟,或者缺少抒发意愿的情怀。但这次不同,一切都发自内心。”马艳红不否认这些与她多年的阅历有很大关系。
誉美之辞脱口而出
马艳红还透露,奥运会开幕前她的确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比如了解参赛选手情况等。马艳红说:“真的需要备课,我也挺当回事儿。不过,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注,而且由于我所做的准备,我所得到的评价都是非常正面的,这一点我挺庆幸的。”
此外,让马艳红决定赛前备课还有另一原因。那就是现在的比赛规则变化比较大,她知道得越多,越有益于精准地把握,而这一点马艳红做到了。
其实,人们给予马艳红的评价还不止于此,很多人通过她的这一次解说,都觉得她的声音很好听,也很有磁性。尤其她在“度”的把握上更加无可挑剔,其中包括对运动员情绪起伏和赛场节奏变化的拿捏。干脆有网友评价说,“马艳红的解说最好”,也有人说,“由于有了马艳红这样的嘉宾解说,使得体操比赛更加精彩。”
当记者将这些评语转告马艳红时,马艳红并没有表现得多么意外。她告诉记者:“在解说中我更关心观众,或不了解体操的人们,他们想知道什么,想听什么。然后再通过我的解说,以及我能带给他们的信息,让观众更加了解、更加热爱体操,同时懂得如何欣赏体操。”
相反,她不喜欢那种只想让观众知道我知道什么,我都了解哪些关于“他(她)”的信息,至于你爱不爱听我不关心的态度和解说方式。
在本届奥运会上,马艳红总共解说了13场体操比赛,当记者问她最为得意的解说是哪一场时,马艳红思索片刻后说:“应该是女团比赛那场。因为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里面。在我们那个年代,苏联的体操实力特别强大,他们经常在重大比赛中拿男女团体、男女全能甚至男女单项冠军,俨然掌控着整个体操世界。但今天不同了,我们成了世界体操舞台上的主角。所以,那一刻我的心情特别激动,一连串的誉美之辞脱口而出。”
以前一说话就脸红
马艳红出色的解说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也有人好奇,她的学识、口才是怎样修炼成的?先不说马艳红自洛杉矶奥运会后退役,前往英国密尔特朗大学进修英语;也不说她转到美国洛杉矶,进入加州州立大学攻读企业管理学并出任洛杉矶市体操俱乐部教练,之后又如何回到北京,仅这次在奥运会赛场上流利的表达就足以让人赞叹不已。
于是记者问她,何时有这样好的口才?马艳红坦言:“并非小时候就这样,我觉得是后来锻炼的。尽管也学习了一些东西,但不是一学完,就能马上提高一大截,那是不现实的。实际上更多机会来自不同场合的讲话训练,即便是临时要发表什么看法等,这当中包括即兴发挥的能力。”
对此,马艳红深有感触:“即兴讲话最能锻炼人,尤其是面对公众讲话,一定要在锻炼中成长,这是课堂里学不到的。”她笑着告诉记者,以前只要面对公众讲话就会脸红,红得像关公一样,周身的血都冲到头上。那时候她会特别紧张,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如今的马艳红,无论面对摄像机还是亿万观众都能从容若定,“在每次解说的时候,我不是一边想一边说,而是一边看一边想,运动员做完整套动作的时候,就已经想好往下该怎么说,诸如哪些地方需要赞美,哪些地方应该强调等等”。
说到近况,马艳红告诉记者,她回国后经营过一家公司,担任总经理职务,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之后她也开过餐厅,但是她觉得这些并不适合自己。至于后来为什么不再做公司,马艳红坦言尚未找到更合适的合作伙伴。眼下她在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任职,专门负责高尔夫球赛事的推广。
当记者问及下一步还有什么打算的时候,马艳红呵呵一笑:“暂时还不想说,还要走走看,但我会把更多的精力留给自己,做喜欢做的事情。”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