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餐饮旅游 > 唐家山堰塞湖和北川打包搞旅游 建5A景区

唐家山堰塞湖和北川打包搞旅游 建5A景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1-14 22:32:13 人浏览

导读:

陈五一、王光谦、黄润秋三位专家指出,唐家山堰塞湖治理系统工程应统筹规划□唐家山有非常好的地震遗址,很典型,也是国际上少有的人工泄流成功的典范,具备很大的开发潜力王光谦□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迹博物馆和北川县城地震遗迹博物馆应为一体,应统一规划、统一

陈五一、王光谦、黄润秋三位专家指出,唐家山堰塞湖治理系统工程应统筹规划

  □ 唐家山有非常好的地震遗址,很典型,也是国际上少有的人工泄流成功的典范,具备很大的开发潜力 ——王光谦

  □ 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迹博物馆和北川县城地震遗迹博物馆应为一体,应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陈五一

  □ 必须尽快启动进一步论证和评估,科学制定综合利用方案,而不是急于上马进行开发 ——黄润秋
  2008年,因“5·12”地震被人们熟知的还有唐家山堰塞湖。百度一下,和唐家山相关的新闻超过52000条。

  2009年3月,在北京有这样一群人,心中对唐家山的牵挂比我们普通人更甚。他们,就是曾经参与唐家山泄流抢险、安全评估的专家级代表、委员。时至今日,在全国两会上,他们关注的是唐家山和数十个震后堰塞湖地质险情的后期处置与科学规划。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副院长陈五一向大会提交《关于尽快启动对唐家山河段科学规划》的建议。此举得到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和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的呼应。王委员指出,对于堰塞湖的后期综合治理不仅包括堰塞湖本身,还应涵盖周边整治等系统工程,因此尽快启动科学规划刻不容缓。

  ■现状

  汛期前消除“悬湖”安全隐患

  陈五一代表介绍,唐家山堰塞湖自2008年6月10日溃堰后,在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迅速启动了堰塞湖的安全评估工作。“通过现场测量、勘探和河段两岸现场地质调查,唐家山堰塞湖堰体及上下游河段岸坡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稳定性评价结论认为在8度地震以内,堰塞湖对下游两岸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威胁已基本消除。”

  目前,已完成唐家山河段(通口河北川县城至禹里乡河段)岸坡稳定性评价报告和唐家山堰塞湖稳定性评价及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并经过了有关部门组织的审查。唐家山堰塞湖的综合治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之前下达的计划,今年5月底汛期来临前,必须对有安全威胁的所有堰塞湖处理完毕。两位水利专家指出,堰塞湖安全评估都已做完,目前最急迫的工作就是抓紧进度,赶在汛期前消除隐患。陈五一还提醒,随着多雨季节来临,地震后造成的地质脆弱地带、沿线交通设施都应抓紧做好应急处置预案。
  ■治理

  对得起百姓才对得起历史

  地震发生后,有的专家建议建立唐家山堰塞湖博物馆,也有专家建议在堰塞体上直接建设水电站。对于这些争论,三人都表示:无谓的口头之争毫无意义,深入科学研究并拿出实事求是的结论才是一切计划的前提。王委员指出,对于堰塞湖的后期综合治理不仅包括堰塞湖本身,还应涵盖周边整治等系统工程,因此尽快启动科学规划刻不容缓。

  黄润秋介绍,不是完全不能修电站,按照水库容量,唐家山堰塞湖本身就可以修一个低水头电站,上游河段也曾规划过一个高坝电站,但地震后没有再次勘测设计,条件是否具备还有待研究。“要建高坝就必须移民,移民安置必须慎重,需要通过论证再决定。”

  王光谦说,“首要任务是确保安全,其次考虑综合开发。后期治理,只有对得起百姓才能对得起历史!”王光谦建议,立即成立唐家山堰塞湖后期综合治理科研组,完善唐家山堰塞湖后期综合治理方案。

  而长居四川,对唐家山堰塞湖非常熟悉的陈五一则谈得更具体:通口河北川县城至禹里乡河段长25.6公里,落差108米。该河段原规划有漩坪水电站和苦竹坝、曲山水电站。漩坪水电站库容5.8亿立方米,装机容量共15万千瓦,苦竹坝和曲山水电站装机容量共4.4万千瓦,已建成发电。在批准的规划里,漩坪水库为通口河流域的龙头水库,是北川等地供水灌溉的水源点,也是都江堰灌区的补充水源点。“不论建电站、水库,还是遗址公园,都需要系统规划。”陈五一建议,尽快完成唐家山堰塞体左岸泄流洞的设计施工,进一步增强坝体安全性;多方协调筹资,及早打通唐家山堰塞体陆路交通;建议完善维护、保障机制,加强气象、水文、地质监测,保障通讯畅通,严防形成新的次生灾害。

  三位专家还不约而同地提到禹里乡的重建,作为河段上的重建项目,必须与唐家山堰塞湖的保护开发进行统筹规划。“由于过去该河段有3个梯级电站的开发规划,地震后是否还具有开发可行性亟待探明。建议禹里乡重建选址不可选在电站可能淹没的库区范围内,避免二次迁移,造成浪费。”
  ■规划

  未来整体开发5A级景区

  在2008年10月举行的西博会上,北川招商局、旅游局携唐家山堰塞湖、猿王洞景区等32个旅游开发项目来蓉面向全球招商。按照当地初步计划,北川拟将北川国家地震博物馆和唐家山堰塞湖联合打造成5A级景区,其中模拟地震体验馆、唐家山堰塞湖水上娱乐项目、堰塞湖周围的休闲项目等都将招商开发。

  “整体开发的理念很好!”王光谦认为,由地震形成的包括北川老县城、唐家山等大小十余座堰塞湖和因地震变形的地质、地貌成为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可发展成为集科研、教育、旅游观光以及综合开发于一体的大型旅游项目。

  陈五一也表示,唐家山堰塞湖与北川县城相距仅2.5公里,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迹博物馆和北川县城地震遗迹博物馆应统一规划建设。“将来不仅能供人们凭吊汶川大地震,而且将成为地震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景区创造的价值将为当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真正变害为宝。” 本报特派记者 简文敏 杨东 陈诚

  延伸阅读

  堰塞湖三年后变身“玫瑰谷”

  首批6万株保加利亚大马士革一号玫瑰花苗目前已运抵漩坪乡景家村,当地政府准备建成5000亩规模的玫瑰园基地。若产业项目发展至两万亩,唐家山堰塞湖将成为中国最大玫瑰园基地。据北川农业局技术专家罗时德介绍,北川的生态、气候、土壤条件与保加利亚玫瑰谷相近,适合发展玫瑰产业。本月内在唐家山堰塞湖周边山坡种下玫瑰,到明年就会开出鲜艳的花朵,预计在第三年就将达到繁盛期。[page]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