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产品质量 > 08年度汽车质量可靠性测评报告:油耗高让消费者最烦心

08年度汽车质量可靠性测评报告:油耗高让消费者最烦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1-14 04:51:18 人浏览

导读:

新车质量可靠性有所改善,但耗油量过大成为用户最烦恼的问题。日前,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发布的2008年度汽车质量可靠性测评报告显示,汽车噪音和异响问题仍较突出。关键部件成新车质量软肋报告显示,与往年相比,新车质量可靠性有一定改善,这表明我国汽车行业
“新车质量可靠性有所改善,但耗油量过大成为用户最烦恼的问题。”日前,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发布的2008年度汽车质量可靠性测评报告显示,汽车噪音和异响问题仍较突出。
关键部件成新车质量软肋
报告显示,与往年相比,新车质量可靠性有一定改善,这表明我国汽车行业在设计和生产环节日臻成熟。2008年全国汽车行业每百辆新车平均故障次数为187次,是过去三年来的最低水平,但新车的平均故障率为61.9%,比去年增加2.9%。该数据一方面表明汽车的质量可靠性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表明国内用户更加成熟,更加关注质量问题。
从具体故障类型来看,关键部件的质量问题较为严重,成为新车质量的软肋。驾驶、操控和制动系统故障远高于其他类型。配置及操控设备故障、发动机故障、制热、制冷和通风系统故障的发生率均较高,百辆新车发生故障次数分别为33次、28次和29次。其他类型故障发生率和发生次数相对较低。
新车质量可靠性测评结果显示,按每百辆新车故障发生频次,奇瑞QQ、上海大众POLO、华晨汽车的骏捷、上海通用的景程、上海大众的明锐、长安福特马自达的蒙迪欧-致胜、广州本田的第八代雅阁、一汽-大众的奥迪A6、北京现代的途胜、广州本田的奥德赛、上汽通用五菱的五菱之光在各自细分车型中质量可靠性最高。故障率方面,奇瑞旗云、东风日产骊威、东风悦达起亚的赛拉图、上海通用的景程、一汽轿车的奔腾、上海大众的PASSAT领驭、广州本田的第八代雅阁、天津一汽丰田的皇冠、东风本田的CR-V、广州本田的奥德赛、上汽通用五菱的五菱鸿途在各自细分车型中故障率最低。
故障率和档次高低成反比
测评结果数据表明,汽车质量可靠性影响用户对汽车满意度总体评价。发生故障次数4-9次的用户满意度各项评价要明显低于发生故障1-3次和没有发生故障的用户。从汽车类型来看,用户评价普遍随汽车价格/档次的提升而升高,2.0升及以上排量的用户各项评价(除燃油经济性)高于2.0升以下排量的用户评价;而2-6个月的用户评价要高于12-18个月的用户评价,可见汽车质量耐用性还有待提高。
而故障率和百辆新车平均故障次数均呈现随汽车级别/档次上升而下降的趋势,5万元以下紧凑型车和微车的质量可靠性最低。从地区划分来看,华南和西南用户对汽车质量可靠性评价最低。
总体来看,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是:耗油量过大、轮胎磨地杂音大、暖/冷气有异味、座椅有异响、刹车噪音、风噪声过大、车窗、前雨刷、收音机中短波接收不好、CD/DVD机跳读。排在前十位的问题中有4个是关于汽车噪音和异响问题的。
汽车质量问题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抱怨情绪。报告显示,本次测评用户平均抱怨率为18.7%,比去年下降3.4%。抱怨的用户当中,对产品质量抱怨占66.8%。而对售后服务的抱怨只占20.4%。此外,整体上档次越高的汽车用户抱怨率越低,微车和5万元以下的紧凑型车用户抱怨率高于其他类型,分别达到32.0%和26.8%。抱怨严重影响用户的满意度感受,未抱怨过的用户对所有满意度各项指标的评价都远高于抱怨过用户的评价。
消费者购车首先考虑汽车性能
那么,哪些故障最令用户烦恼呢?报告显示,首当其冲的是驾驶操控及制动故障,其烦恼数占用户总烦恼数的21.2%;其次是发动机故障,为16.9%;配置及操控设备故障,为15.6%。操作换挡问题、内饰问题、座椅及音像娱乐系统故障用户反映程度较轻。
消费者最烦恼的具体问题主要有耗油量过大、刹车噪音、轮胎磨地杂音大等。此外,前雨刷、暖/冷气有异味、车窗、发动机有不正常杂音、空调开启后,发动机无力、座椅有异响、方向盘易抖动等问题客户反映也比较突出。
汽车质量可靠性评价是全国汽车用户满意度测评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评价一方面有利于了解我国汽车质量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汽车厂家更好地改进质量。而且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还对决定消费者购车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汽车性能好成为了国内消费者决定购买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才是价格便宜和车型好看。
据记者了解,汽车质量可靠性的调查对象是使用汽车2-6个月的汽车用户。本年度的质量可靠性调查时间为2008年5月至10月,共调查有效样本7372个,涉及25家汽车厂商66个品牌车型。本次调查根据国内区域市场消费特点、路况和气候实际差异,把国内汽车市场细分成七大区域进行抽样,分别是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共包括29个重点城市。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