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物流纠纷 > 交通运输 > 山东铁路运输需求发展趋势及对策

山东铁路运输需求发展趋势及对策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17 16:19:15 人浏览

导读:

摘要:针对未来10年山东经济和社会对铁路客货运输需求的发展趋势,从分析铁路运输需求总量、结构和质量入手,指出铁路仍是中、长途客运市场的主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短途客运市场将足铁路扩大运输市场的关键点:由于货物运输需求结构的变化,铁路高附加
摘 要:针对未来10年山东经济和社会对铁路客货运输需求的发展趋势,从分析铁路运输需求总量、结构和质量入手,指出铁路仍是中、长途客运市场的主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短途客运市场将足铁路扩大运输市场的关键点:由于货物运输需求结构的变化,铁路高附加值、集装箱适箱货物运输也将成为铁路货运强有力的增长点,界时,对铁路运输质量将提出更高要求。还指出,山东铁路网存在结构不尽合理,线路总量不足,装备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软硬件不适应之处。为此,提出应加速铁路建设,优化、完善和扩大铁路综合运输能力,积极开发运输新产品等对策。

  1 铁路运输需求发展趋势预测

  1.1 山东铁路运输需求总量分析

  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大省,确定了未来10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010年达到20000亿元,人口增长速度控制在6‰以内,人民生活实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发展目标对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

  (1)铁路客运市场分析。①铁路依然是中长距离运输的骨干。山东铁路营业里程2869km,吸引区面积为18万km2,沿京沪、京九、胶济、新石、蓝烟五大干线经济带,运量相对集中,中长途旅客运输需求比较旺盛。从运量增长趋势看,1990—1998年间,在201~500km、501~1000km、1001km以上距离的旅客发送量增长率分别为8.9%、34.8%、41.4%,在“九五”期间通过客运量以年均5%的速度快速增长。②铁路在短途客运市场中极具发展潜力。统计显示,2000年旅客发送量的39.8%是200km以内的短途客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适时开行城市带、城市群的快速旅客列车,铁路短途客运量将迅速增长。③旅游客流将成为铁路客运量新的增长点。山东自然风景优美,文物古迹荟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铁路客运量的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

  (2)铁路货运市场分析。①大宗物资仍将是铁路货运的重点。货物运输中煤炭运量占42%左右。初步预测2010年山东铁路煤炭发送量为6500万t,通过铁路从外省接入煤炭量为7000万t。另外,冶炼物资、矿建、粮食、化肥及农药等大宗物资运输占铁路货运量的38%左右。②铁路产成品、高附加值和集装箱运输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目前,这类物资运输占铁路货运量的15%左右。随着山东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加工工业、装备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这类物资的运输需求将快速增长。③铁路是区际运输的主力。新型经济区的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互补性,使跨区运输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铁路在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增强经济辐射力等方面,将发挥更为强大的综合性功能。同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展,将承担更多的外贸物资运输任务。2001年预测2010年山东省交通运输量及今后10年年均增长率如表1所示。

  1.2 铁路运输需求结构分析

  1.2.1 旅客运输

  (1)全社会旅客运输需求结构的变化。①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市场日趋扩大,对“出行”的要求将日趋旺盛。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求结构发生变化。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山东省产业结构在调整,高新技术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这种产业循环更替与转移,将诱发旅客运输市场需求的增长。到2010年,山东城市化水平要达到50%左右,旅客运输需求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③随着旅游经济和假日经济的崛起,消费型运输需求比例将逐渐增大,旅客运输的不均衡性将愈加突出。据预测,2010年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将达到173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将达到1.28亿人次。

  (2)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结构的变化。①中长途旅客运输增幅加大,短途旅客运输极具潜力。由于山东铁路的覆盖面为除滨外i市外的16个地级市和主要旅游景点,同时,又与24个省会城市相连,铁路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2000年在200km以上的铁路旅客发送量占60.2%,是中长途客运的主力;短途客运市场潜力巨大,它将是铁路客运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②铁路主要通道京沪、胶济、京九、新石等线客运量增长迅猛,其客流密度如表2所示。③铁路在城际客运中极具发展潜力。2000年胶济线旅客发送量在100万人次以上的车站有青岛、潍坊、淄博和济南,50万~100万人次的有青州、高密和胶州站,上述车站旅客发送量约占全线发送量的78%,且中心城市集中上车和城际间交流的特点十分显著。



  1.2.2 货物运输

  (1)全社会货物运输需求结构变化。①山东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促使运输需求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单位产值所需的运输总量降低,大宗、散堆装等初级产品比重下降,高附加值产品运输需求将大幅度提高。②山东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过境交通运输量有较大增长。根据预测分析,山东货物运输年均增长速度为7%,到2010年全社会货运量将达到19.4亿t,北2000年增加9.88亿t,货物周转量约6600亿t·km,比2000年增加2345亿t·km。

  (2)铁路货物运输需求结构的变化。①铁路货运量平稳增长,高附加值运输需求增大。②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前景广阔,将成为铁路货运强有力的增长点。③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使货运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④山东沿海港口24处,货物吞吐量预计2010年达到3.11亿t,铁路将承担更多的外贸物资运输任务。同时,高值快速、防腐鲜活和适箱货物运量增速加快,还会增加对快速棚车、保温车、集装箱平板车等铁路专用车的需求量。


  1.3 铁路运输需求质量分析

  (1)产业布局的调整。山东将致力于实现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大宗物资运输直达化、旅客与高值货物运输快速化已成为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方向。

  (2)中小企业数量的增加和遍布全省小城镇体系的形成,到2005年,山东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将达到 40%,30~50个小城镇达到5万人以上,运输市场中产成品、高附加值货物和快速运输的需求大量增加,小批量、货点分散、需“门到门”运输的货物越来越多,零担运输、集装箱运输及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将有较大发展。

  (3)对外贸易将不断扩展,山东铁路应尽快向外向型转变,利用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有利条件,重视国际集装箱运输,以承担更多的外贸运输任务。

  (4)旅客更重视省时、便捷、舒适度高、价格适宜、全程服务质量好、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工具;货主对缩短送达时间、提高方便程度、保障货物运输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更高。

  2 铁路运输发展对策与措施

  新世纪是山东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到2010年将形成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客货运输市场将更加成熟、规范,但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要求山东铁路网克服结构不尽合理,线路总量不足,装备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软硬件不适应之处,这不仅要求铁路有足够的能力保障,而且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运输质量,以满足铁路客货运输新的质量要求,主要体现在安全可靠、直达快速、价格适宜、服务上乘、便捷舒适等基本要素。

  2.1 完善路网布局,扩大综合运能

  加快铁路建设步伐,优化和完善路网布局,扩大铁路的综合运输能力。到2010年山东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4480km,其中国家铁路3266km。形成以“四纵三横”为骨架,其他国铁、支线和地方铁路为联络线,连接全省各地级城市的铁路网。“四纵”为:京沪、京九、东部沿海(烟台一蓝村一胶州一临沂一新沂)、京沪高速铁路;“三横”为:北通道黄骅(德州)一东营一大家洼一莱州一龙口—烟台铁路;中通道胶济、济邯铁路;南通道新石铁路菏泽一兖州一日照段。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今后10年将投资建设胶州一新沂、京沪高速铁路(山东段),构成山东路网骨架国家铁路704km;建设德龙烟、枣临、东平、临沂等地方铁路8条(段)、907km,沟通骨架铁路,届时将形成较完善的山东铁路网。

  2.2 加快技术改造,优化路网结构

  到2010年主要干线最高行车时速达到160km,建成2211km的快速运输网,占营业里程的49.4%,电化率达到36.3%,复线率达到52.8%,自动闭塞率达到52.8%。

  (1)实施电气化改造。今后10年要重点对既有京沪、胶济、京九、新石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最高行车时速达到140~160km。在实施电化改造的同时,对蓝烟、济邯铁路采取提速和增建第2线。

  (2)建立快速运输网。京沪、胶济、京九、新石铁路最高行车时速按160km的目标值进行改造,蓝烟铁路最高行车时速按120km的目标值进行改造,京沪高速铁路按300km的时速目标值进行建设,到2010年形成快速运输网2211km。同时,按照运能适度超前、设施先进一流、乘降环境优美、管理手段现代化的改造要求,把济南、青岛、烟台、泰山等12个客运站改造为大型人流集散中心车站。按照仓储能力大,货流畅通,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管理手段现代化的改造要求,把济南、青岛、潍坊西、兖州、聊城等16个站的货场建设成大型货流集散基地,配备先进的装卸机具。



  2.3 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铁路竞争力

  (1)开发旅客运输新产品以长途快速列车为主,兼顾城际快速列车。在济南一青岛间对开全程旅行时间3h左右的城际快速列车。增开济南一烟台(威海)城际快速列车。济南一聊城、菏泽、日照、枣庄间适当开行城际列车。

  (2)充分利用境内快速运输网资源,重点开发青岛等站与北京上海等城市快速旅客列车。同时,积极开发行包、集装箱、高附加值运输新产品。胶济、京沪、蓝烟、京九线应积极开行行包专列。青岛(黄岛)港等站港积极开行集装箱专列。青岛等站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专列。

  (3)巩固和完善对煤炭、冶炼等大宗物资的定向运输,对运量大、流向集中的物资,尽量组织直达运输。要充分利用山东快速铁路网的资源,研究并逐步对大宗定向货物列车提速,达到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2.4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培育市场主体

  (1)政企分开后,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能,就是管好、用好路网公司,把客、货运输的权力全部下放给企业,全面确立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2)企业重构,明晰产权。对各类运输公司实行规范的公司制重构,依法确立客运公司和其他专业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3)完善市场主体地位。客货运输企业要随着改革的推进,逐步完成经营主体、责任主体和营销主体的塑造,从而使企业真正成为具有健全的“四自”机制、自觉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市场主体。

  2.5 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1)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①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重载优势。②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快捷优势。按照列车运行时速160km的要求,使主要干线旅客列车时速达到140~160km;货物列车时速达到80~85km。③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安全优势。大力推行科技保障工程,全力抓好“两防”管理工程和客车安全控制工程,实现铁路运输“有序可控、基本稳定”的目标。④充分发挥铁路运价低廉的优势。铁路运输一方面要搞活铁路运价,用好、用活价格政策,适当扩大优惠范围,使铁路运价在市场供求关系中起杠杆作用,形成符合价格规律的价格机制。另一方面要增加价格透明度,使铁路运价经济实惠,取信于民。

  (2)充分发挥铁路行业的诚信优势。铁路行业在长期经济交往中具有高诚信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行业要带头遏制行业不正之风和商业欺诈行为,把铁路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典范。重点解决直接为社会各界服务的“窗口”问题,努力提高列车正点率和货物运到期限,切实树立铁路职工的良好服务形象。

  (3)大力推进联合运输。①积极推进一体化运输战略。铁路运输企业要同公路、水运组成运输联合体,把多区段、多环节、超区域的物流过程组成一个连续有效的运输链带,实现货物“门到门”的一体化运输。②大力发展铁路货运代理业务。③大力开发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依托铁路运输的骨干优势,积极主动地同其他运输方式联合开发国际集装箱联运。在条件成熟时,可考虑组建山东集装箱运输集团,实施大集团战略,有力地推进山东综合运输事业的发展。

  (4)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议山东省政府考虑组建全省加强交通运输宏观调控的组织机构。此机构可由山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牵头,山东境内国家和地方铁路、公路、民航、海运、管道各部门的主要行政领导组成,建立常设机构和必要的管理制度,围绕加强山东交通宏观调控问题,定期研究协商,共谋发展大计。该机构的基本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和山东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和有关方针政策,受山东省政府委托,对全省交通运输实行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推进山东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全面提高综合运输能力,确保“十五”和2010年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作者:济南铁路局党校课题组(中共济南铁路局党校理论研究室,山东 济南 250014) 来源:《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年第1期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