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物流纠纷 > 物流论文 > 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与研究

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与研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17 23:37:07 人浏览

导读:

邵婷、谢小轩/(amt)随着internet、交互式web应用和电子协作等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与服务的进一步全球化。internet彻底改变了知识和信息的创建、加工、传播等方式,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供应商与客户的关系将从产品销售转向客户服务。迅速准确的为每个客户服务,
邵婷、谢小轩/(amt)

  随着internet、交互式web应用和电子协作等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与服务的进一步全球化。internet彻底改变了知识和信息的创建、加工、传播等方式,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供应商与客户的关系将从产品销售转向客户服务。迅速准确的为每个客户服务,将取代传统的目标市场理论,成为网络时代商业制胜法宝。

  在这种新形势下,数字化管理应运而生。数字化管理是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方向,针对企业的产业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设置及运作现状,在分析、重组确认他们的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的基础上,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管理应用软件开发为核心,建立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数字化管理的技术手段有利于对企业各级人员充分授权,扁平化网络化企业组织,充分实现企业信息的服务与共享。对于大型制造企业而言,数字化管理在整合现有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理顺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并为最终实现协同商务提供了前提条件。

  从供应链管理到数字化管理

  90年代以来,各种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制造生产率已被提高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制造加工过程本身的技术手段对提高整个产品竞争力的潜力开始变小。传统的管理模式,仅仅注重企业内部生产过程,过多的依赖领导的主观决策而忽视企业内外的信息流动,往往造成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为了进一步挖掘降低产品成本和满足客户需要的潜力,人们开始将目光从管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转向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供应环节和整个供应链系统。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合作正日益加强,它们之间跨地区甚至跨国合作制造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不断地将大量常规业务“外包”(outsourcing)出去给发展中国家,而只保留最核心的业务(如市场、关键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总装配以及销售)。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这就是供应链。供应链通过计划(plan)、获得(obtain)、存储(store)、分销(distribute)、服务(serve)等这样一些活动而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interface), 从而使企业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因此,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 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即 “6r”, 并使总成本最小。

  显然,制造企业引入供应链管理以后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对市场变动的及时反应能力,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点。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这些企业信息化建设较早,企业内部存在各种信息系统,比如erp、pdm等各种遗留系统,如果不能在这些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那么要实现供应链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而且,对于一个大型企业来说,生产并不是唯一的任务,企业的日常运作还包括对产业资源、人力资源等的管理,如何扁平化、网络化企业组织,使得企业的运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是摆在众多管理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数字化管理打破了单一供应链管理的局限,不仅供应链上的客户、供应商的节点可以通过网络与核心企业进行信息共享,而且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以及合作伙伴之间都可以实时交流信息。这样,企业的成长方式也将发生改变,将由传统的资源型成长转变为管理型成长。对于一个资源型成长企业,当商业环境发生改变,特别是面临战略转折点时,企业具有的庞大惯性难以迅速反应,往往会丧失新的机会,而成为时代转变的牺牲者。中国目前许多大型企业面临困境就是在环境快速变化时,企业无法迅速适应所造成的。而通过数字化管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网上的关系变成了并行的、水平的和直接的关系,最高层和最低层之间可以直接对话,生产厂家和最终消费者之间可以直接交易。这样的网络化管理既是一种平等的和民主的管理,也是一种高速和高效率的管理。



  数字化管理的组织运行模式

  根据以上构想,我们提出基于网络的典型数字化管理企业内外运行模式。在企业内部通过intranet把各个部门联系起来,在企业外部通过internet与生产相关企业进行交流。而且,有别于工作流系统的流程管理,这种运行模式在企业内部通过建立信息中心统一管理信息,各个部门根据自身权限在此获取、发布所有与生产运作相关的消息。这样就减少了下级由于等待多级决策而浪费时间的机会;同时领导也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企业信息,作出合理决策。



  图1 企业内部管理运行模式



  图2 企业间管理运行模式


  如图1所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统一通过信息中心进行交流。决策者只要把最新资讯发布到信息中心,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部门就可以及时了解;同时,企业各部门也通过信息中心把本部门的最新情况发布出去,让相关部门能够随时掌握最新变动。这种以信息中心为核心的运行模式改变了点到点模式中之间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流通慢,对市场应变不够及时的缺点,对于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等对时间性要求很强的环节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同样的,在企业之间的运行模式也是采取以核心企业为主进行信息交互。图2所示供应链上的各个客户、供应商都可以直接和核心企业进行交流,伙伴企业也可以根据定单进行准时生产。其结果是客户可以直接参与产品的设计论证,保证生产出完全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供应商可以根据核心企业,甚至伙伴企业的订货需要组织供应;而伙伴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动态联系确保最终产品的顺利制成。综上所述,企业内外部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产品交货、财务处理、甚至是最后的成效评估等,都可以通过网络使交易各方能够同步作业,基本实现了协同商务中在企业的整个供应链内及跨供应链进行各种业务的合作,最终通过改变业务经营的模式与方式达到资源最充分利用的目的。

  数字化管理系统框架

  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首先要对企业内部信息系统进行有机集成,统一信息格式,才能保证信息流动的畅通。由于大型企业技术力量相对雄厚,信息化建设开始较早,存在各种异构网络,操作系统、系统软件、硬件、通讯协议也不尽相同。此外还有引入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联接必须解决的平台一致问题,这就要求各组成系统有良好的伸缩性和跨平台性,完善解决硬件、操作系统和各种主流数据库等异构平台的沟通问题。另外,大型企业需要在总部与地区分支机构之间实时传递信息,以实现对整个企业的统一监控和规划。制造部门也需要与供应商之间进行协调,这就要求采用先进的网络计算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大型企业计算机资源丰富而复杂,配置参差不齐,尽量保留现有设备可以减少系统集成的硬件投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如图3所示采用基于j2ee平台进行系统集成的框架。

  j2ee是一种利用java 2平台来简化诸多与多级企业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相关的复杂问题的体系结构。它提供了对 ejb(enterprise javabeans)、java servlets、jsp(java server pages)以及xml技术的全面支持。有别于传统的c/s双层结构,j2ee把企业信息系统分为客户层、中间层和企业信息系统层,客户层通过jsp页面处理来自web或其他非web方式的请求,复杂的企业业务逻辑,如erp系统的各个模块,则以ejb组件的形式部署在位于中间层的ejb server中。j2ee的多层体系结构支持多种访问方式,通过中间层把现有企业信息系统集成起来。这种把请求和处理分开的方式,简化了组件的部署和客户端应用的维护,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企业现有信息系统。

  结束语

  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企业进一步受到外国企业的竞争挑战,从总体上看,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险恶起来。过去能够创造盈利的许多传统经营模式,将来只能赚取微薄的利润。只有改变原有的命令管理、政策管理,转变为部门间各司其职,完全依靠科学决策的原则管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数字化管理系统完善解决了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任务,使得企业供应链内外的信息合理共享,提高了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同时,数字化管理为实现协同商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企业未来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空间。目前,已经有许多企业在数字化管理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比如金蝶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利用数字化管理的技术手段,加上激情管理的文化元素形成了金蝶所倡导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使整个公司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被微软誉为“大中华区最佳独立软件开发商”和“优秀行业合作伙伴”。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网络技术以及信息集成技术的共同推动下,在企业决策层的积极努力下,数字化管理必将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以积极的姿态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图3 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框架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