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WTO > 贸易协定 > 区域贸易协定 > 中欧纺织贸易关键词盘点

中欧纺织贸易关键词盘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5-16 13:58:14 人浏览

导读:

年终将至,中欧纺织品服装贸易在结束数量限制后又要开始新的征程。在迎接新年之前,不妨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年来中欧纺织贸易的热门话题。数量限制——效果并不“理想”数量限制即将于今年年底到期,但是在沸沸扬扬、历时两年半的限制过后,欧盟高层的这番

  年终将至,中欧纺织品服装贸易在结束数量限制后又要开始新的征程。在迎接新年之前,不妨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年来中欧纺织贸易的热门话题。

  数量限制——效果并不“理想”

  数量限制即将于今年年底到期,但是在沸沸扬扬、历时两年半的限制过后,欧盟高层的这番苦心却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商的影响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大。

  具体从欧盟市场来看,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尽管遭遇了数量限制,中国今年1-8月仍向欧盟出口了价值184亿欧元的服装和纺织品,比上年同期又增加了21.48%;并且中国现在仍然是欧盟最大的纺织品服装供应国,占整个欧盟进口纺织品服装总额的3成多。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从相对增速上来看,中国造的纺织服装产品仍是欧盟市场的最爱。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限制并没有对中国相关产业造成致命的杀伤力,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在产业上的优势,诸如产业链配套、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等,不是简单的数量限制就可以限制的。其次,中国纺织业界正在将更多的注意力由出口数量转到提升品质上来。   “社会责任”、“产品附加值”、“竞争力”等已经成为中国纺织业者关注的重点。此外,一些低成本的生产业务,可以通过转移对欧出口不受限制的国家进行。当然,成本的上涨,也可以通过价格调整而最终转移到欧盟消费者身上,当然这对于欧洲的消费者而言可并不是一件好事。

  “许可证”计划——贸易保护的新装

  从2008年即将执行的、为期一年的“双重许可监督制度”意在减缓中国产胸衣、长裤、罩衫等大宗服装产品对欧盟的出口。其虽然在形式上不同于数量限制,但从本质上依旧是阻碍贸易自由化的手段,可以说是贸易配额制度的又一变身。这一制度的执行,增加成本是无疑的。一方面,进口中国服装的欧洲企业需向欧盟27个成员国逐一申请进口许可证,而中国政府也将要求向欧盟出口纺织品的本土企业须事先获得颁发的许可证。

  从长远看,新制度的推行还是难以缓解欧洲纺织服装生产商肩头的压力。就算能使那些还存有大批纺织业的地方——主要是欧洲南部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获得一个改进生产体系、提高价格竞争力的机会,但同时也使得进行全球采购的欧盟主要纺织品生产商,以及能够从中国进口商品中得到很多实惠的国家,如瑞典、德国、芬兰、丹麦等,遭受不应有的惩罚。这一原本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一记重拳,可能会同时也打在欧洲自己身上。

  反倾销——将日益失效

  尽管今年以来,欧盟已经将反倾销的苗头转向了钢铁和化学产品,但是仍不排除未来中国产纺织服装再遭反倾销的磨难。反倾销以及反补贴的声音等仍在欧洲大陆上飘荡。但是,随着生产的国际化转移和全球供应链的变化,中国出口产品中(当然包括纺织品服装),哪些是真正的中国出口、哪些是欧洲出口已经很难区分了。随之带来一个问题——当贸易冲突日渐升级之时,通过向中国转移生产、在欧洲创造利润和就业的企业该怎么办?欧洲企业究竟是应当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生产以提高竞争力,还是期望通过反倾销等措施保护其经济利益。

  从长远来看,反倾销等措施保护不了欧盟的经济利益。该是欧盟对实施反倾销关税,以及现行贸易救济机制进行反思的时候了。毕竟中国已成为对欧洲公司非常重要的成长型市场,而且如果欧盟继续采取现行贸易救济模式,中国可以对外国投资实施更多的限制,或是提高欧盟进口产品的税率。但这是最糟糕的情况,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REACH法案——提高进口门槛、补偿贸易逆差

  2007年6月1日,欧盟化学品监管体系《化学品注册、评估、管理和限制制度》(简称REACH法案)正式生效。此法案既是进入欧盟市场的更高的绿色环保标准,也是限制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另一个方式。

  对于纺织行业来说,REACH法案的实施,一方面使原本基本不受配额限制的纺织品也将遭遇管制;而另一方面,为达到环保标准企业不得不从欧盟进口高价的染料和设备,这也算是对中欧贸易逆差的一种补偿。当然,其也是欧盟设立REACH法案的初衷之一。[page]

  事实上,欧盟目前愈加关注对华逆差大幅扩大带来的影响。有关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已经扩大了两倍。2007年前8个月,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达133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扩大35%,而同期美国对华贸易逆差1640亿美元,较上年增加14%,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可能很快会首次超过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由贸易不平衡而引发的争端将愈加明显。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