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WTO > WTO动态 > 韩中完成自贸协定草签,今年内或将生效

韩中完成自贸协定草签,今年内或将生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7-18 05:41:38 人浏览

导读:

核心内容:韩中完成自贸协定草签,今年内或将生效。据悉,此次中韩草签的这份自贸协定开放程度很高,但对双方的敏感市场领域的保护也很明显,中韩自贸协定是我国迄今为止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领域范围最为全...

  核心内容:韩中完成自贸协定草签,今年内或将生效。据悉,此次中韩草签的这份自贸协定开放程度很高,但对双方的敏感市场领域的保护也很明显,中韩自贸协定是我国迄今为止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领域范围最为全面的自贸协定。下文是相关详细内容,欢迎阅读。

  中国商务部和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25日均发表声明称,中韩两国当天草签自由贸易协定(FTA),并公开协定中设计关税减让内容。商务部表示,至此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中韩自贸协定是我国迄今为止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领域范围最为全面的自贸协定。韩联社称,两国商定今年上半年正式签署协定,韩中自贸协定有望今年内正式生效。

  推动两国贸易出口

  根据规定,中国将在最长20年内实现零关税的产品达到税目的91%、进口额的85%,韩国零关税产品达到税目的92%、进口额的91%。中国将在电器电子领域针对电饭锅、洗衣机、冰箱、医疗仪器、家电零部件等产品实现零关税,在钢铁领域实现冷轧钢板、不锈钢热轧钢板和厚板等产品的贸易自由化。韩国将分阶段取消电动机、变压器关税,并在15到20年内逐步取消手提包、高尔夫球杆等自华进口量较大的生活用品关税。

  据韩国《亚洲经济》25日报道,协定内容还包括,产自开城工业园区的产品在内的共310项品目获得韩国原产资格,在自贸协定生效后可立刻享受关税优惠。同时,目前在上海自贸区的韩国建筑企业承揽合作项目时,可不受外资投资比重不允许超过50%以上的限制。另外,中国还决定积极考虑放宽韩国旅行社在中国国内招募前往韩国或第三国家旅游的旅客等相关措施。

  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2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韩自贸协定的草签是中国展开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件大事,双方商谈的协议覆盖领域及贸易额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两国最多的。

  降低金融市场准入门槛

  韩国金融委员会和产业通商资源部25日称,韩中政府在自贸协定文案中加入了“两国金融企业进军对方国家或开放资本市场时,双方都应努力提供互惠待遇”的内容。这意味着对方国家的金融企业进军本国市场时,两国政府从速处理相关批准程序。为提高金融透明度,双方还在文案中添加事先公布金融相关规定、听取利害当事人意见的程序。韩国政府还非常重视两国金融当局开设“服务委员会”这一协商渠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胡江云2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中韩草签的这份自贸协定开放程度很高,但对双方的敏感市场领域的保护也很明显。

[page]

  韩媒分析称,在制造业方面,汽车和零部件未被列入关税减让对象或中长期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对象,因此韩国汽车业不会受到太大的不利影响。在农水产领域,韩国大米、辣椒、大蒜以及鱿鱼、鳀鱼、带鱼等20种水产品目未被列入关税减让对象,以期尽量减少韩国农水产业可能受到的负面影响。

  胡江云认为,中国可以向韩国学习先进的技术,譬如我们可以向三星、LG等电子产品企业学习技术,也可以在知识产权、食品安全等领域向韩国借鉴经验,进一步促进中国的技术改革与经济开放。

  带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

  据韩联社报道,当天韩中双方草签的协定为英文版,FTA正式生效还有不少程序有待完成。首先,双方要将协定翻译成本国语言。该协定文本和减税清单加在一起共达1077页,翻译工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韩方还需经过法制处审批、听取国民意见、通过副部长会议和国务会议、获得总统批准等程序。

  韩国湖西大学中国研究室教授全家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韩FTA的签署,不仅有助于中韩两国贸易在量的方面有所加强,还将有助于质的持续提升。

  何伟文表示,中国东北部的边境贸易对象主要为日本和韩国,南部的边境贸易则与东盟展开,中韩之间的自贸协定成功签署是中国搞好周边地缘经济的重要旗帜,并对进一步推动中日韩三方自贸协定的谈判,有着很强的战略意义。胡江云也认为,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将会带动整个亚太地区的贸易合作与联系,将间接冲击到日本、台湾香港等地与中国大陆的贸易往来,也会刺激这些地区的技术进步与创新。

  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金汉权对《环球时报》说,韩中FTA的签署,将成为加强中国与美国、日本、欧洲经济联系的重要桥梁之一,因为韩国既支持中国亚太自贸区倡议,而且正在协商加入TPP,并已与美国、欧盟签署FTA。

  原标题:中韩完成自贸协定草签 或将促进中国技术改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