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司法考试 > 司考难点精析 > 三国法 > 法律教育网司法考试答疑精华之三国法

法律教育网司法考试答疑精华之三国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1-03 13:24:45 人浏览

导读:

索引:1.共同海损。2.出口商与进口保理商、出口保理商之间的关系。3.保函的概念及其作用。4.联邦与邦联的区别。5.识别与先决问题的区别。6.全民公决。7.报复与反报的区别。8.如何理解“非关税壁垒”。9.如何理解“反向协商一致”。10.保障措施的期限。三国

  索引:

  1.共同海损。

  2.出口商与进口保理商、出口保理商之间的关系。

  3.保函的概念及其作用。

  4.联邦与邦联的区别。

  5.识别与先决问题的区别。

  6.全民公决。

  7.报复与反报的区别。

  8.如何理解“非关税壁垒”。

  9.如何理解“反向协商一致”。

  10.保障措施的期限。

三国法专题

  1.【问题】如何理解共同海损?

  【解答】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受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造成的特殊牺牲及支付的特殊费用。

  单独海损与共同海损相对应,并非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而作出的牺牲,而是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其他原因直接造成的船舶或货物的损失被称为单独海损\法律教育 网原创\.

  与单独海损相比,共同海损具有下面的特征:

  (1)发生的原因不同。共同海损是有意采取措施造成的;而单独海损则是由偶然的意外事件造成的。

  (2)涉及的利益方不一样。共同海损是为船货各方的共同利益所受的损失;而单独海损则只涉及到损失方个人的利益。

  (3)后果不同。共同海损应由受益方分摊;而单独海损则由损失方自己承担。

  共同海损的范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共同海损牺牲

  共同海损牺牲是指为了抢救船货等而造成的船货和其他财产的合理损失。包括:

  ①抛弃货物的损失。

  ②为扑灭船上火灾而造成的损失。

  ③割弃残损部分的损失。

  ④自愿搁浅所致的损失。

  ⑤机器和锅炉损害的原创损失。法律教育 网

  ⑥作为燃料烧掉的船用材料和物料。

  ⑦卸货等过程中造成的损失。货物、燃料或物料在操作起卸、存栈、重装或积载过程中遭受的损失,在而且仅在这些作业的费用已分别列为共同海损时,才能作为共同海损受偿。

  (2)共同海损费用

  ①救助报酬。不论是否依据救助合同给付的,只要救助活动是为了共同安全进行的,便应列入共同海损受偿。

  ②搁浅船舶减载费用。

  ③在避难港等处的费用。

  ④代替费用。

  ⑤垫款手续费和共同海损利息。

  2.【问题】出口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是什么关系?出口商与出口保理商之间是什么关系?

  【解答】在国际双保理的情况下,形成出口商与进口商、出口商与出口保理商、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进口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的四层关系:

  (1)在出口商与进口商之间是货物买卖合同关系。

  (2)在出口商与出口保理商之间是根据出口保理协议建立的一种合同关系。

  (3)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是相互保理合同关系。

  (4)在进口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是一种事实上的债权债务关系。

  出口商接受出口保理商的报价,与其签订《出口保理协议》,并与进口商正式达成交易合同,出口保理商与出口商签署《出口保理协议》后,出口保理商向进口保理商正式申请信用额度。

  3.【问题】什么是保函?有什么作用?

  【解答】保函,是指银行应某交易(贸易项下、合约关系、经济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之要求,而向交易的另一方担保该交易项下某种责任或义务的履行所做出的在一定期限内承担一定金额支付责任或经济赔偿责任的书面付款保证。

  保函的基本作用是保证申请人去履行某种合约义务,并在一旦出现相反情况时,负责对受益人做出赔偿;或旨在保证受益人在其履行了合约义务后将肯定能得到其所应得的合同价款的权利。保函是一种关于款项支付的信誉承诺,是一种货币支付保证书。

  4.【问题】联邦与邦联的区别。

  【解答】联邦与邦联的区别在于:

  (1)二者的含义不同。联邦也称“联盟国家”。是由若干成员单位(共和国、州、邦等)组成的统一国家,如现在的美国、德国、印度等。法 律教育 网原创

  邦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达到军事、贸易或其他共同目的而形成的一种国家联合,如现代的欧盟、东盟等实际上就是邦联。

  (2)两者的范围不同。联邦的范围小,邦联的范围大,邦联之中有联邦,但联邦之中无邦联。欧盟中就包含了一些联邦国家,如德国。

  (3)两者的机构不同。联邦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中央政府,邦联无联邦的最高立法、行政机关,其主要机构是邦联的议会或成员国首脑会议。

  (4)两者的职权不同。联邦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联邦的地位高于组成单位,一切重大权力均属于联邦中央政府,联邦法律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各州法律不得与它相抵触,联邦法院的判决,其效力适用于全国,各州政府、法院和公民均有遵守的义务;参加联邦的各州,可以根据联邦宪法制定本州宪法和法律,可以建立本州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并在自己的管辖区内行使权力,领导下属各级政府。

  邦联的活动只限于特定方面,其首脑会议的决议必须经过成员国认可才能生效,但无法律效力,各成员国仍是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各自拥有立法、行政、外交、军事、财政等方面的权力。

  (5)两者的国际交往不同。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不过有的联邦国家也允许成员国有某些外交权。

  邦联不是国际交往的主要主体,其成员国各自保持内政和外交上的独立,具有主权实体性质的仍是成员国。

  5.【问题】识别与先决问题的区别。

  【解答】识别与先决问题:所谓识别是指依据一定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概念对有关事实作出定性或分类,把它归入到特定的法律范畴,从而确定应援用哪一冲突规则的法律认识过程。

  所谓先决问题又称附带问题,是指在涉外民事关系中有的争讼问题的解决必须以首先解决另外一个问题为条件,这时,争讼问题称为主要问题,而这个首先解决的另一问题称为先决问题。

  识别和先决问题是法律适用过程当中的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他们都有各自比较鲜明的特征和构成要素,相互之间基本不会发生混淆。

  6.【问题】全民公决。

  【解答】通常的全民公决,又称全民投票或公民表决,是全体公民对重大问题投票作出决定。它起源于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民大会。那时候雅典所有重要事情都由全体公民投票决定,为此每月至少举行一次全民公决。求诸于全民公决的内容大多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它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大选公决,包括直接选举总统和对是否提前进行总统或议会大选进行全民公决。

  宪法和改革公决,即以全民公决的方式决定是否通过新宪法,是否赞同经济、政治、文化等重大的改革措施等。

  国际问题公决,包括就是否参加国际组织、签订国际条约、加入国际行动等进行公民投票。

  7.【问题】报复与反报的区别。

  【解答】反报是指一国对于他国不礼貌、不友好但不违法的行为,采取相同或相似的不礼貌、不友好但不违法的行为予以回报。如一国对于本国公民或侨民在他国受到的不公平或歧视性待遇进行反报;一国在贸易、航运、关税等问题上对他国给予的不平等待遇的反报;一国对其外交官被驻在国驱逐的反报等。而报复是指一国对于他国的国际不法行为,采取与之相应的措施作为回应。报复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停止执行某些条约;扣押对方船只和财产;实行贸易禁运等。反报和报复针对的都是不友好或非法的行为,一旦行为国停止了其受对抗的行为,则反报或报复应立即停止。

  8.【问题】什么叫“非关税壁垒”?

  【解答】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也称直接的数量限制,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这类措施有:进口配额制、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限制等。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或规定,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最低进口限价、苛刻复杂的技术标准等。

  9.【问题】什么叫“反向协商一致”?

  【解答】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规则的“反向协商一致”就是协商一致反对,否则该事项通过。也就是说,在争端解决机构审议有关事项时,只要不是所有参加成员协商一致反对,则视为通过。

  10.【问题】保障措施的期限?

  【解答】《保障措施条例》第二十六条: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不超过4年。

  符合下列条件的,保障措施的实施原创期限可以适当延长:法律 教育 网

  (一)按照本条例规定的程序确定保障措施对于防止或者补救严重损害仍然有必要;

  (二)有证据表明相关国内产业正在进行调整;

  (三)已经履行有关对外通知、磋商的义务;

  (四)延长后的措施不严于延长前的措施。

  一项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及其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

  【法律教育网www.chinalawedu.com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教育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