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司法考试 > 司考经验 > 司法考试高分考生畅谈过关心经

司法考试高分考生畅谈过关心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10-21 00:05:19 人浏览

导读:

提要:别人的经验永远是别人的,只能拿来借鉴,只有自己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经验,那才真正的属于自己。每一位司考战士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复习计划,最关键是:自己的计划能否真正实践!在这里我将自己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也欢迎大家到司考网校论坛交流分享。第一

  提要:别人的经验永远是别人的,只能拿来借鉴,只有自己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经验,那才真正的属于自己。每一位司考战士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复习计划,最关键是:自己的计划能否真正实践!在这里我将自己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也欢迎大家到司考网校论坛交流分享。

  第一部分:理论篇

  人的任何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由于传统的教育,很多人都给自己加了一副枷锁,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不行,或者对自己感到怀疑。正是这副枷锁,束缚了您本来就具有的能力,限制了您潜力的挖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挖掘自己的潜能,就是要打破一个又一个自设的枷锁。

  若能事事配合心智的运作方式,则可轻松的达到目的,身心可以保持在愉快的高效率状态。反之,虽然努力再努力,也会事事弄不懂全貌,很快就身心疲惫而放弃了。那么,心智的运作方式是这样的:

  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对任何讯息的反应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接收讯息:靠眼、耳、鼻、舌、身体等接收讯号。在接收讯号时,若受到干扰,则收讯不良。对于外在的干扰因素我们不易克服或改善它们,但我们自身的干扰以及如何减少外界干扰的影响,却是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改进的。最常见又有效的方法是‘速读训练’,其它的有效方法是让身心舒服(注:不是快乐)以减少身体和意识的干扰,以及提升脑部机能的训练。此外,若能平时多作好事,例如常常有形无形的帮同学的忙而不求回报,则在相信好心会有好报的稳定心情下,许多干扰会消失其作用于无形中。

  2、简化讯息、比对记忆库资料:这一点是本篇的主题,马上就切入主题来谈它。

  3、作出反应。作出反应也和接收讯息相似,若能不受干扰则我们的反应是相当有效的。

  在确认某一资讯的过程中,我们的左右脑在和记忆库资料作比对以自行认定、说服对方、及同意对方意见的时候,都要通过一组判断系统的检验。

  判断系统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国家用法律、道德标准、及风俗习惯等,来规范国民生活行为。假若我们身心安详,这个判别系统将敏锐地随著周遭环境作机动调整,但不会随意变动规则的内容,在司法考试的复习中,相当于大脑自动地找出某个题所适用的法律条文,所以确认过程将类似透过明亮清晰的玻璃看景物一样,迅速而且有效。反过来说,假若我们身心不安稳,结果导致判断系统所引用的规则不断变动。那么确认过程就会像透过许多不断晃动的污秽玻璃看景物一样,很难下定论。这就像在做司考的题时总是在犹豫到底选A还是选B?考试时间就是在这种犹豫中悄悄溜走了…

  此外,因为找到的资料是否正确也需要判断系统的监督,到记忆库中搜寻资料的速度也会被身心是否安详所影响。因此,维持身心安详,不但对提升读书效率和做题准确率方面是最具关键性的一环,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事方面也是极为重要的。

  在司考的复习中,我们大脑的运行模式是一个动态资料储存的过程。因为头脑有无限大的记忆单元,所有经五官进入脑中的资料,都会被记住,但它们是记在最底层的部份,平常不易将之呼唤出来。当头脑第二次接收到类似的法条或案例时,该法条或案例就在左右脑比对认定的过程中会被简化而重新储存,同时,以前储存的资料并不损毁,而是转存到底层之中。经常重复的知识点,就会不断的被简化后放在容易被浅层潜意识调取到的位置。

  例如我们经常用到的法律知识,就算我们在做异常复杂的大案例分析题时也会轻松地被调用出来。因为资讯太多了,所以就依照资料被搜寻比对的次数作动态调整,由于每次比对认定都能进一步简化资料,因此,越是经常被引用的资料,被重新调动的通道就会越顺畅,路径也会越短。相反的说,某一段时间常用的资料一旦被束之高阁不再使用后,其储存位置会逐渐被不常引用的区域挪移。我们要想司考复习得好,就要在心情稳定的情形下,多看相同资料、多多联想不同或类似知识点的异同,以增加这些知识点被正确比对的次数,不断在脑中简化它们,把它们放在动态搜寻时容易找到的位置。

  脑神经动力学目前已经知道,头脑有阿尔法、贝他、加玛等三种波。在身心沉稳的状态是阿尔法波主导脑部的讯号,平常是在贝他波状态,焦虑状态属于加玛波。一系列的研究发现让头脑常处于阿尔法波主导脑部状态,会开发不可思议的能力。这阿尔法波的频率大约是每秒十七万多个周期(Hz)的讯号,这相当于身心平衡状态(也叫做意识不干扰潜意识)时的脑部运作速度。研究也发现许多能进入“意识几乎完全不干扰潜意识”状态的人,其脑波呈美丽而规则的阿尔法波。由于几乎没有被干扰,因此在脑中搜寻资料、比对资料、做归纳分析推理的速度极快,因此可以发挥潜能。在此状态下,当脑的功能不足时,很容易启动脑中尚未用到的部位之功能,所以常在此种阿尔法波状态的人,每天的脑力都在迅速进化。

  我们的脑部是几千万部电脑依树枝状的架构同时平行运作,并且,绝大多数未被启动,每一部电脑在无干扰或干扰极少的状态下运作可充分发挥其效率。一般人使用的脑中电脑只用到几百万台,常在阿尔法波状态的人,它每天都会永久性地启动几百、几千、几万部甚至一、二十万台的脑中备份电脑,所以其潜能不断快速增进。

  我们使用电脑的人都知道,启动一台电脑时不能随便的更改供电系统的低频电压电流,因此其它两种波状态不容易启动脑中之备份电脑。但人类的生存是和外界互动的,因此需要维生系统和紧急逃生系统。当维生系统有异常状态出现时,就要紧急的征调许多电脑来应变,因此需要较高频的贝他波来作强制切入动作以抢得电脑使用权,同时该电脑运转速度也要加快成为贝他波系统。日常生活中时时都可能有危害生存的可能,因此平常状态是处于贝他波系统。因为是属于维生系统,对本身能力的提升可说是帮助不大,而且属于随时应变状态因而会让身心容易疲惫。在紧急逃生时,绝大多数电脑都需要被征调来应变,同时大量启动备份电脑,因此使用极高频率的加玛波来切入,其运作亦同。通常紧急状态消失后,被开启的电脑会再度回到备份状态,同时致力修补紧急时过度付 出所造成的身心的损伤。

  我们勤劳智慧的司考战士们,由于长时间处在高度紧张的复习状态,尤其是后期复习阶段,我们的身体系统常常会出现异常状态,因此身体系统会误判为极度紧急状态,就会不断过度使用自己身体的资源,以致身心变成经常性的焦虑、烦躁、不安甚至生病,好多考友因此没能发挥出自己本来就有的真实水平而名落孙山,甚为可惜啊!

  我们应该尽量在司法考试的全过程中,维持在身心沉稳的阿尔法波状态,以使头脑自然且不费力气的处在意识不干扰潜意识的境界。由于我们常常对身体的任何不适感作出反应,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直都在很容易变成意识干扰潜意识的不良状态。因此需要从今开始练习将这种不良状况改过来,以全力开发我们未开发的潜能,让我们能够轻松地战胜司考。

  第二部分:操作篇

  合理的念书方法至少要包含五个步骤,第一是快速略读,第二是详读方法如前所述,第三是重点式的回想,第四做习题或例题,最后是想像自己是老师,将重点教给一个想像的人或同学听,可以强迫潜意识在讲的那一瞬间,剧烈的简化及整理资料。快速略读是为了加多重复预习及复习的次数。重点式回想则除了加多复习的次数之外,更会要求潜意识重复整理资料以简化并了解它,同时有机会让自己有整体概念以利于通盘了解。

  1、 让自己的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

  用速读的课程,以强化自己的集中力是最快速的方法。在我用速读的课程复习司法考试的整个经历中,经过不断地训练,在最佳状态的时侯,可以将意识关闭起来,眼睛看书时不使自己只注意几个字,而像照相机将焦距放在无限远,瞬间将整行甚至两三行的字看入脑中,了解书本的内容则交给潜意识去作,完美的目标是一秒钟读上百个字,因此每一页观看的时间将少于5秒,脑部的资讯处理变得极为快速有效,对待大部份的知识点或者试题,能够瞬间做出隽智的反应。在这种高速运转的学习过程中,反而能做到持续稳定的心境,每天这种高效率的状态保持的时间越来越长,学习也变得越来越轻松了,慢慢地减少自己意识发挥作用的次数,从而不断地加强了自己的集中力。

  现在来谈在司法考试速读课程的学习中,达到头脑极度专心及放轻松的方法。对一般人来说,要求自己放轻松,只能维持大约一、二十秒左右,甚至更短。原因是身心不适的感受会使我们启动意识的注意,意识一旦被启动去注意其它的感受,当然很快忘了原本要放轻松的事。若要自我练习,需要把握住“专心放轻松”,它的要诀其实是若有若无的注意有没有放轻松,发现身体没有放轻松,不要骂自己也不要叫自己放轻松,只需安详舒适地回到不注意状态即可,这种状态很微妙,好像在速读过程中,自己不存在了,只有那些知识点在大量地飞进我们的大脑,我们也不去管它,当做题的时候,放松达到同样的心境,这些储存的知识点或者解题的思路就会自动被调用出来。因为很不容易做到这种放轻松,因此一定要有空就常常练习。只要一想到练习好这种高级的放轻松法,有机会变成神童并且通过考试的话,相信大家都会提起精神来练习它的。

  由于念书时间愈长愈能提升自己,最好将理想目标时间设定为一整天都能处在极度专心的放松的状态,因此应该在整个速读学习的过程中都练习如何放轻松。

  实际上,在速读课程的进行中,要同时若有若无地注意所有知识点和试题解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很快就会忘记,因为极容易想起其它知识点和试题,甚至人、事、物或者注意到身上的其它特定部位的感受。此时不要泄气也不要怪自己,只管不断的练习就是了。心中充满宁静安详。在越多的时间中能练习放轻松,则越能得心应手的运用到司法考试上。

  有了高度的集中力,则能够在任何状况下,以极快的速度,经由眼睛和耳朵等五官正确的攫取所有的资讯,送入脑中之后再由潜意识去作取舍。别担心头脑会被塞爆,新兴的脑神经动力学早已证实,我们的头脑记忆库是可以存录无限多的东西的。

  2、训练自己的意识不要干扰潜意识(捕捉天才的感觉):

  在用速读课程复习司法考试中,假使有一题不会,就做个记号轻松的跳过,做后面的题,把它留到最后单独解决,反而印象会更深。要使自己放轻松并保持灵敏的心,千万别去想这一题怎么做,一旦想这一题怎么做便很容易会被抓住,被卡在这里,不断去想如何做,造成意识干扰潜意识而致考完才会做的憾事。当我们有机会发现自己陷入意识过度使用时,可以深深吸一口气后慢慢吐气,重复几次,以抑制意识的作用,回到正确的方法。

  听课件时也一样,听老师讲解时,尽量不要想,让心像一池澄澈见底的清水一般,同时使头脑保持在灵活敏捷的状态。虽然好像无意识作用,但却专心的听老师讲课。所谓的专心是让身体在稍微舒服的轻松状态,若有若无的听讲。绝对不应该去想要听懂老师的讲解,因为若我们懂的话,瞬间或等一下就知道了,不懂的话去想也不会很快懂的,反而令想要懂的意识动作干扰到后面的听讲。只要头脑保持在灵活状态,潜意识将会开始去消化老师所讲而我们不懂的部份。在老师停顿时,迅速回想老师刚刚在讲什么,可以将一部份刚刚不懂的地方,很快的就了解。

  一个极为基本的观念是:懂不懂是潜意识的事,若懂的话,潜意识会送讯号给意识,意识只能知道我懂不懂。举个例子来说,大家知道,担保法部分是异常复杂的,必须要有好的老师讲解才有可能听懂,我们听的时候要让心灵调整到充满安详、清净明快的频率,并且保持住,让老师讲解的内容直接进入潜意识,让它自己去分析,要相信我们潜意识的能量是无穷大的,很快它就会回馈一个“我懂了”的指令传给我们,把这个输入与输出的路径练到纯熟,我们的复习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就像拿了一把屠龙刀在披荆斩棘,好不痛快!

  注意到一定要让头脑保持在灵敏状态,其主要作用是对潜意识发出指令,最近学的、碰到的或接触到的资料是很重要的,应该要全部都能了解或知道状况,因此潜意识会不断的去解析它们。由于我们脑部有几百万部以上的高级电脑,可以同时处理几百万件事,不必操心头脑的潜意识不够用。

  保持一颗灵敏的心的另一层意义在让心维持在比较客观的状态,可将上述以主观认定将东西看成自己认定的东西的程度淡化。许多考不好的情形,和我们以主观误解题干的意义有关,特别是第一卷部分记不正确。眼高手低的情形,也会有这一类悲惨的状况。因为比较客观,所以更容易达到意识不干扰潜意识的高标准。

  再提醒大家一下,要常常有事没事就练习放轻松,常常去体会专心放轻松的要诀其实是若有若无的注意有没有放轻松,发现身体没有放轻松,不要叫自己放轻松,只需安详的回到不注意状态即可,但要让心像一池澄澈见底的清水一般,同时又充满活力。久而久之,可以慢慢的随时自然的放轻松,而很容易的进入意识不在不必要时干扰潜意识的最佳状态。要相信我们的脑域也可不断的被开发。

  总结这一段来说,不论是听快读课程还是听课、做题、考试、甚至待人处世,都要将身心放轻松,保持灵敏的心,不要企图去了解五官所收集到的任何讯号(即不要使思考性意识干扰潜意识)。若外来讯息是我们所了解或者熟悉的,则头脑自然会发出讯息,并发出指令让身心作出不可思议的最睿智的反应。一旦我们产生企图了解那些外来讯息的心,那将会使我们的反应往不佳的方向沉沦。

  3、加快读书速度:

  前面提到,五官所接收到的讯息越熟悉,头脑越能迅速将之简化成为简单的图形符号,以利左右脑的互相沟通,快速达到了解的程度。若我们常用地毯式搜索方法念书,且要求自己看懂一段之后才看下一段。因为时间有限,最多只能看一两次,很难进入熟悉的阶段,以通盘了解所读的内容,当然会有糟糕的考试成绩了。

  若我们先用不要求自己看懂的方式,被动的让头脑产生懂的讯号,不懂的话也不太在意。刚开始可能不习惯,但慢慢你会发现这样子念书很轻松不容易累,最重要的是念书的速度会加快,随着遍数的不断增加,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每念完一遍所能理解的百分比也会慢慢提高。

  当你有信心后可以开始采用加快速度念书的速读课程,其目的是强迫自己在念书时,没有很多时间去想懂或不懂,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分心、去想别的事情,那些杂念根本就插不进来。因为习惯不易改,因此不要强迫自己一下子就在念书时完全不想。由于头脑会在目光焦距附近的区域选取资料,以组成图形来作比对和联想,因此不要让自己在念理论较深的科目时一眼看到太多东西。速读课程的方法是要求你用纸或什么东西,遮住目前在看以外的部份,于是只有正在看的东西显露在眼前,因此头脑容易在挑资料时得到正确且重要的资讯,又因为资料少,比对后瞬间了解的机率也大增。用速读课程可以强迫性地加快读书速度,只要使遮住视线的工具移动速度加快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在念书时,目光被动式的集中在一个狭窄的区域会变成一种习惯,不必再用工具遮住不看的部份。我们须注意到,平常应该练习出真正详读和快速度详读的两种功夫,才能真的当一个轻松快乐的司考战士。

  第三部分:心性篇

  如果你锻炼身体的话,身体就会变得更健康,更强壮,更受你的控制;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心。遗憾的是,世界上充满了健身中心,而我们真正需要的却是心的健美。心的训练很必要,因为心是“自我”的基础,没有受过训练的心,会让你陷入各种紊乱中,因为这样的心容易莫名地烦躁、容易天马行空杂念纷飞、容易被激怒、容易起伏、容易受外界影响、容易受操纵、容易因为肤浅的赞美而满足、容易遇到无意义的批评或毫无实质的恶言就受到伤害;它也经常太僵化、太固执、无法接受新鲜的知识。

  心的训练,对于我们的学习、考试、工作、日常生活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训练自心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我们自在地使用它,做它的主人,例如,如果你的心经过良好的训练,就能在懈怠懒惰的心理状态中,迅速激起学习的热忱;就能在杂念纷飞天马行空的心理状态中,迅速拉回自己的心智,并且把它们集中起来用于学习或工作;就能在昏沉糊涂的心理状态中,迅速脱离出来,使自己的大脑清新明快;就能在悲观、黯淡、愤怒的消极心理状态中,迅速扭转乾坤,变为乐观、光明、喜悦的积极心理状态;在这些“心”上面的功夫能超越别人多少,那么在现实中的学习、考试、工作上面,也就能同比例地超越别人多少…

  训练心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能使用心更大的部分。目前,我们只用了心的一小部分,就连这一小部分也被各种愚钝和烦恼所消弱。如果我们训练自己的心,就能让心的功用全部归你所有并自由控制,我们就可以具有创造性,具有耐心,具有艺术天分,或任何我们想要的。那么,即使我们已经人老珠黄,白发苍苍,而你的心仍然继续成长,更有活力!

  让心寂静或调伏自心,是训练心的另一种描述。当我们生气兴奋或处于任何强烈情绪中的时候,我们就会失去自制,完全被吞没掉。通常,我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情绪占据了,就算是知道,甚至于情绪爆发前就已经知道,我们仍然无力阻止它泛滥。一般常识都告诉我们,愤怒对健康不好,嫉妒只会增加问题,但是由于我们的心未受训练,因此这些情绪仍然把我们变成了它的玩偶。

  我们的心性被放纵的习惯了,被惯坏了,很狂野很粗糙,其中大部份对我们都非常陌生,几乎就像未经探询的蛮荒之地。我们对于自心所知既少,又无法控制;不止任何短暂的烦恼都能占据我们的内心,甚至连记忆等心理本有的工具,在我们需要时,也无法依赖它们。有时候,即使我们急得要死,也无法想起我们曾经“背得很熟”的某个法条;这是因为从我们得到那个法律知识到努力去想起它之间,已经出现了太多的其他念头,我们的心里麻木或一片空白,什么也记不起来。同样地,这也是由于心没有受过训练,就好像心完全不属于自己,而是个分离的实体,它忽视我们的希望,爱到哪儿就到哪儿,做“它”想做的事,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我们的心有主人的话,就是那个“烦恼”了,就不是“你自己”了!

  在司法考试中,每个参加的战士都希望能够通过,也都喜欢扎实学习,坚忍不拔,每天完成自己或学校定的计划,考前心态平稳、从容不迫等等战胜司考的必备美德,但,这些美德又有几人能做到呢!?也注定了只有那些考过的10%左右的人能够做到,也就是说,当你做到了,你也就挤进那10%的行列了,还有大多数人做不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未受训练的心无法加以控制,使我们无法完全培养出自己希望的品性。未受训练的心,就像要弄直狗的卷尾巴一样,不论你花多大力气把它拉直,只要你一放手,它立刻又卷回去了。它的过程就像这样:我们下定决心不再当自己欲望的奴隶,但是当遇到什么吸引我们的东西时,我们的心立刻高估那样东西,把它当成是最可爱的,授予它足够的力量来俘虏我们。以这种方式,心创造出一张大网缠住了自己,对不同的事物染上瘾头,使这些事物变成不可或缺,没有它们就好像活不下去,就好像不能通过司考一样,而正是这些原因使我们迷失了自己,最终没能通过考试,无限哀叹,于事无补……

  最后,用一个比喻结束,孙大圣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苦熬了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令人羡慕并且非常实用的的火眼金睛,过后孙大圣想起这段经历一定是感谢太上老君的!同样道理,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司法考试,它就是那个“炼丹炉”,炼出我们一颗感恩、关爱、慈祥、安泰、坚韧、刚强、清净、睿智的“心”,这样的一颗“心”,将陪伴我们一生…

  精彩推荐:

  司考过关,三大要诀

  司法考试复习流程解密

  司考过关必须养成的十大习惯

  用毅力与恒心铺就司法考试成功之路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