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食品安全法 > 食品安全知识 > 水概念翻新 别再喝糊涂水

水概念翻新 别再喝糊涂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02 07:29:21 人浏览

导读:

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已经实施了半个多月,这一标准保证了市民每天使用的自来水要通过106项检验。然而,近几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市民对于饮用水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包装水,了解得并不充分。多数市民正在喝糊涂水放眼当今的饮用水市场,已是群雄


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已经实施了半个多月,这一标准保证了市民每天使用的自来水要通过106项检验。然而,近几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市民对于饮用水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包装水,了解得并不充分。

  多数市民正在喝“糊涂水”

  放眼当今的饮用水市场,已是群雄并起——矿泉水、蒸馏水、纯净水等品种都以它们各自的特点吸引着消费者。然而,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通常会将市面上瓶装的“透明水”统称为“矿泉水”,而并不会细加区分它究竟是纯净水、天然水还是矿泉水。

  记者在几家大型超市里随机采访了近20名正在购买包装水的市民,他们大多数是根据品牌来选择,但对于各种包装水究竟有什么区别却知之甚少。家住沈河区的李先生在听了记者的问题后,略显惊讶地说:“这些很重要吗?我一直是看牌子,至于究竟是天然水、矿泉水,还是其他类别的水并没太在意。反正都是卫生的水就行了!”

  对于桶装水的情况也是如此,记者在一些送水站了解到,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桶装水主要有天然水、纯净水、蒸馏水、矿泉水、高锶水等,价格上也有所区别。市民在选购时多是看品牌、价格,甚至连销售人员也弄不清楚这几种桶装水究竟有什么区别。在沈河区东滨河路上的一家送水站,当记者向销售人员咨询几种桶装水的区别时,对方只是含糊回答,“可能是所含的矿物质不同吧,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

  “水”样百出 差别不小

  那么究竟这些类别的水有哪些不同?

  实际上,包装水只是一个统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0789—1996规定,瓶装饮用水是指“密封于塑料瓶、玻璃瓶或其他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剂可直接饮用的水。” 其中分成“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

  按照标准规定,饮用天然矿泉水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者经过人工发掘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而饮用纯净水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采用蒸馏法、去离子法或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物可以直接饮用的水。市面上许多瓶装的纯净水、蒸馏水便属于此类。可见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消费者在购买瓶装水时,应仔细看清楚标签上标出的到底是哪种。

  “饮用水”与“水饮料”应分清

  随着人们对“健康水”的要求越来越高,完全不含任何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的纯净水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不少商家推出的各种“概念”水,比如矿物质水、离子水等等,经过了“人工添加”,实际上已经不是纯粹的“饮用水”,而只能说是“水饮料”。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9月1日实施的《软饮料的分类》中就曾明确把人工添加微量元素或矿物质的水定义为“水饮料”。既然被归为“饮料类”,那么其PH值的测定标准就不受饮用水标准限制,虽然可能会因为加工处理的技术原因呈现酸性,但却跳出了监管范围。

  因此市民在选购包装水的时候,除了借鉴品牌之外,更应该细细辨别水的种类,长期饮用纯净水是不科学的,长期饮用经过“人工添加”的“水饮料”也同样不利于健康。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