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食品安全法 > 食品污染 > 别吃赤潮海产品

别吃赤潮海产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13 11:31:59 人浏览

导读:

海水中含有大量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这些藻类大多含有毒素,当其大量繁殖、集结时,会使海水呈赤红色,故称其为赤潮。赤潮不但是生态环境遭破坏的过程,同时也是海域被污染、被毒化的过程。贝类、螺类摄入这些有毒的藻类后,自身不中毒,但能将其毒
海水中含有大量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这些藻类大多含有毒素,当其大量繁殖、集结时,会使海水呈赤红色,故称其为赤潮。赤潮不但是生态环境遭破坏的过程,同时也是海域被污染、被毒化的过程。贝类、螺类摄入这些有毒的藻类后,自身不中毒,但能将其毒素储存在体内,人若吃了这些贝、螺,就会中毒。有毒贝类、螺类的毒素主要有三种:

  一、石房蛤毒素。该毒素易溶于水,耐热,经加热至100℃并持续30分钟仅能消除一半。进食后,毒素在胃肠道内吸收迅速,30分钟之内即可发生中毒症状。这类毒素对胃肠还有直接刺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

  二、贝毒素。贝毒素属消化系统毒素,除造成恶心、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外,主要是损害人体肝脏,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萎缩,吐血,甚至昏迷死亡。

  三、光敏性毒素。大量摄入后经过日光曝晒,会使人面部及肢体的暴露部位发生红肿样皮炎,病人有灼热、发痒、发麻及胀痛感觉。一旦中毒,患者应在食后6小时内尽快催吐、洗胃、导泻,这样可大大减少毒素的吸收,减轻中毒症状。医生还可用药,促使毒素尽快从肾脏排出。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