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食品安全法 > 食品安全监管 > 沈阳抽查78批次膨化产品 7批次不合格

沈阳抽查78批次膨化产品 7批次不合格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14 17:06:00 人浏览

导读:

沈阳市质监局于2010年1月11日~2010年2月4日对沈阳市所属辖区内膨化食品的生产企业进行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74家企业生产的78批次膨化产品,合格71批次,产品合格率91.0%。7批次膨化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9.0%。不合格项目:铝、甜蜜素和糖精钠。甜蜜

沈阳市质监局于2010年1月11日~2010年2月4日对沈阳市所属辖区内膨化食品的生产企业进行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74家企业生产的78批次膨化产品,合格71批次,产品合格率91.0%。7批次膨化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9.0%。不合格项目:铝、甜蜜素和糖精钠。

甜蜜素和糖精钠是食品添加剂,代替糖增加食品的甜味。超范围使用甜蜜素和糖精钠,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少年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肝脏代谢排毒能力相对较弱,危害更加明显,极易对食品中的添加剂产生过敏反应。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膨化食品中不得使用甜蜜素和糖精钠,有些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膨化食品中违规添加上述添加剂。

铝含量超标是由于添加明矾造成的。明矾(硫酸铝钾)是传统的食品改良剂和膨松剂。明矾的化学成份为硫酸铝钾,含有铝离子,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成份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铝可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功能紊乱,可诱发老年性痴呆。我国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明矾在豆制品、小麦粉及其制品、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产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但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100mg/kg。

(中国质量报)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