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食品安全法 > 食品安全监管 > 官员称职务犯罪是最严重腐败 将严查食品安全领域

官员称职务犯罪是最严重腐败 将严查食品安全领域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14 03:20:14 人浏览

导读:

只要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的岗位都存在发生职务犯罪的风险,传统意义上的高风险行业和岗位正逐渐淡化职务犯罪的新领域、新情况都在出现本刊记者/王全宝看到自己办公桌上陆续汇集来引起各级党委、人、政府高度重视的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

  只要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的岗位都存在发生职务犯罪的风险,传统意义上的高风险行业和岗位正逐渐淡化职务犯罪的新领域、新情况都在出现

  本刊记者/王全宝

  看到自己办公桌上陆续汇集来引起各级党委、人、政府高度重视的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宋寒松感到欣慰。

  年,宋寒松从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厅副厅长调任到职务犯罪预防厅任厅长。曾在渎职侵权一线工作过宋寒松深知,研究职务犯罪防治对策,比在一线打击犯罪重要、更难。

  从2010年起,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全国检察机关推行《职务犯罪发生情况、发展趋势和预防对策年度报告》,旨在把打击职务犯罪端口前移。

  “反腐,预防先。”4月中旬,宋寒松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如是说。

  职务犯罪是最严重的腐败

  中国新闻周刊: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出关于职务犯罪的年度报告,是何背景?

  宋寒松:我可以坦诚地告诉你,越是权力集中的部门、岗位和资金密集的领域和行业,职务犯罪就越易发发。

  职务犯罪作为严重的腐败,它是一社会现象,不仅仅中国存在,世界各国都存在;不仅仅现在有,历史的各时期都有,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但令我们头痛的是,些年我们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查处的案件一年却比一年多。

  国家公职人员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和一般刑事犯罪不一样,其主体是公职人员,他们利用职权进行犯罪,不仅仅是破坏国家机关工作秩序,还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法治秩序和社会秩序,是最严重的社会腐败现象,危害最厉、破坏力也大。

  我认为,当前反腐败的总体态势是,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加大惩治力度,但光靠打击这一手不行。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开展反腐败斗争,如果不注意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边打边犯”“前腐后继”“打不胜打”“越打越多”的现象就难以避免,那样付出的社会成本和政治代价就会更大,一定要在加大惩治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

  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部署,我们从2010年开始建立起一个新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叫做“职务犯罪发生情况、发展趋势和预防对策年度报告制度”。

  中国新闻周刊:这个报告是如何设计的?为什么要交给同级党委、政府和人大?

  宋寒松:将职务犯罪的总体形势、规律特点、演变趋势等做出分析,并形成“年度报告”,主要是为了事前预防,堵塞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漏洞。职务犯罪事前预防远比事后打击更为有力。

  在报告制度设计上,我们要求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到县级检察院,每年年底,各级检察机关都要对过去的一年里,本区域内发生的职务犯罪的现象、特点、规律、原因和发展变化趋势,以及制度上、管理上、体制机制上存在的缺陷、漏洞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对策,提交给同级党委、人大、政府,推动党委领导下的社会大预防工作。

  当初设计把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送到同级党委、人大和政府部门,主要是为了动员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大预防。

  中国新闻周刊:年度报告推出后,党委、政府有哪些反响?

  宋寒松:反响还不错。例如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以及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在各自省检察院呈报的职务犯罪预防年度报告中作出批示,要求对职务犯罪的发案趋势、成因,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今年3月初,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罗志军在省检察院对全省查处拆迁领域职务犯罪进行综合分析报告上专门作出批示:“拆迁领域职务犯罪多发,不但造成经济损失,更使广大群众产生不满情绪,影响社会稳定,应进一步从制度、政策、监督层面采取措施,减少问题的发生。”[page]

  据目前反馈信息来看,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已经受到各地党委、政府好评,并且做出了批示,强化各地落实。

  下一步重点是“食品安全”领域

  中国新闻周刊:职务犯罪是一个常态,目前有什么新变化吗?

  宋寒松:我认为,趋利性是职务犯罪最大的特点,可以说哪里钱热,哪里腐败就多,跟经济热点和焦点都有关系。

  比如浙江省检察报告就显示,职务犯罪出现了一些新动态:部分传统行业、领域的犯罪仍然多发;新群体、新领域、新环节的职务犯罪不断涌现;犯罪手段隐蔽的新型职务犯罪增多。随着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进一步健全,以及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贪污、挪用、私分国有资产等侵权性犯罪会进一步减少;而权钱交易型的贿赂犯罪将进一步占主体地位。

  该报告进一步分析认为,从近年查处案件中看出,权钱交易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只要权力存在而又缺乏有效监督的岗位都存在发生职务犯罪的风险,传统意义上的高风险行业和岗位正逐渐淡化。

  一些行业和环节由于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群众关注度高,社会监督强,国家工作人员自我约束反而增强,而一些不被人所注意的行业和岗位,由于权力缺少内部的监督和外部的关注,风险反而上升。这也成为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势。

  中国新闻周刊:具体到哪些领域,更容易发生职务犯罪?

  宋寒松:职务犯罪的趋利性和社会不法分子的逐利性,会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重大投资和重大项目,贪婪地大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一些资金、项目密集和新兴的热点经济领域和行业职务犯罪多发易发。

  从目前情况看,在工程建设、土地和矿产资源领域,一些人在规划审批、承包出让、开发利用、拆迁改造、环境保护、经济补偿和监督管理、质量安全等环节非法谋取巨额利益。

  另外,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的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一些人贪污、挪用、转移、私分、侵吞公共投资和国有资产,严重损害公众利益的犯罪。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职务犯罪新领域、新情况都在出现,比如犯罪领域向村官延伸,犯罪人员素质越来越高,新型职务犯罪逐渐增多。

  频发的权钱交易犯罪、继续演变的犯罪形态、还在增多的窝案串案、仍然多发的大案要案等,仍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最高检查办职务犯罪的情况如何,下一步的重点在哪?

  宋寒松:我可以把相关字透露给你,2009 年,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32439件41531人,其中涉嫌贪污贿赂犯罪25408件32176人,渎职侵权犯罪7031件9355人。

  这些年我们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但查处的案件一年比一年多。被查处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犯罪比例越来越高,有不少是“一把手”犯罪,犯罪的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案子已不鲜见。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了《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活动的通知》,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各级检察机关要把依法查办国家工作人员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查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中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犯罪作为当前办理职务犯罪的一个重点。

  各级检察机关正在排查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和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立案侦查一批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职务犯罪案件。 ★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