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食品安全法 > 食品安全案例 > 记者暗访“嫩白芋”泡药芋头工人从不敢吃

记者暗访“嫩白芋”泡药芋头工人从不敢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28 08:28:30 人浏览

导读:

神秘男子王军举报的芋头土豆加工场有问题吗?他提供的焦亚硫酸钠在加工场是否使用?记者初探时发现的不明粉状物是什么?带着问题,记者决定以招工形式进入该加工场进行暗访。记者卧底加工场3月7日,记者以民工身份到该加工场找工作。你怎么知道我们这里需要

  神秘男子王军举报的芋头土豆加工场有问题吗?他提供的焦亚硫酸钠在加工场是否使用?记者初探时发现的不明粉状物是什么?带着问题,记者决定以招工形式进入该加工场进行暗访。

  记者卧底加工场

  3月7日,记者以民工身份到该加工场找工作。

  “你怎么知道我们这里需要人?”老板娘见状警惕地问。

  “是从老乡那里得到的消息。”

  “你老乡住哪里?”

  “茶山。”

  “他住茶山,怎么知道我们这里需要工人?”

  “他是听朋友说的,让我过来试一下。能干的话,就先干着;不行的话,就再找别的工作。他也在帮我留意合适的工作。”

  经过一番问答后,老板娘同意记者第二天去上班。她强调,工作时用的胶皮手套、胶靴等物品需要工人自己购买。

  3月8日上午8时,按照要求,记者穿着胶靴、胶皮手套等来到该加工场,被老板娘安排与一年长工人筛选芋头。这些芋头浸泡在大水桶中,从桶中捞芋头时,强烈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喉咙异常难受。

  在筛选芋头时,一高个子工人拿着巴掌大的盒子盖,盛了一盖子的白色粉末撒入桶中,水立即呈乳白色。

  记者问:“是什么粉末?味道这么重?”有个瘦瘦的工人说:“是药,很呛人的药,具体名字我也说不上来。”

  记者观察发现,每浸泡一桶芋头,便有工人加入白色粉末,而先前使用过的乳白色液体是不换的。

  其间,因摘下手套擦汗,记者的手指不小心沾到那些乳白色液体,一时间刺痛难忍。

  工人不吃工场芋头

  午饭时间,记者在和工人交谈时随口问道:“中午为什么不吃芋头?”

  一工人悄声说:“用那么呛人的药泡过,谁敢吃啊?我从来没吃过这些芋头。”仿佛这个话题是一个禁忌。

  吃完饭便马上开工了。当天下午,记者按照吩咐把筛选好的芋头放进几个大的水桶中。这时,老板娘从一抽屉中拿出几种粉末逐个放进去。

  其间,她招呼一操本地口音的工人:“你去隔壁再弄一些过来。”该工人拿着碗状器皿离开。没多久,该工人拿着一碗满满的粉末回来。随后,这些粉末分别被撒入浸泡桶内。

  这些筛选好的芋头又浸泡了半个多小时,有的进行了清洗,有的直接装车运走。

  记者发现,在芋头去皮、浸泡、再浸泡等环节,均有使用各种粉剂。

  一些粉剂被重点看管

  污水横流的简易工棚内,芋头和土豆是随意堆放在外面的,工场的机器在工人下班后也没人看管。只有那几种不明粉状物,几乎都在老板娘的眼皮底下,平时被保存在一个抽屉里。

  加工场内的粉末分两类,一类装在一大编织袋内,放在工场最里面的一桌子上,此外,还有一个装着白色粉末的黄色塑料盒;另外一类放在工场靠外面的桌子抽屉里,老板娘基本在这张桌子上捡芋头。只有用到时,老板娘才从抽屉里拿出那些粉末撒到装有芋头或土豆的塑料桶中。在劳动间隙,记者尝试着靠近装着白色粉末的大编织袋,但总被老板娘支开去干活。

  这些粉末到底是什么?3月9日上午,记者提前来到加工场,在还没开工前对这些粉末进行了解,发现墙角袋子上写的是一水柠檬酸,桌子抽屉内已空无一物。不过,记者在桌子附近找到一个塑料盆,盆内放着包括脱氢乙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D-异抗坏血酸钠、食用色素和一不明白色粉末等5种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能用于生鲜食品的加工吗?这些芋头、土豆销往何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