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食品安全法 > 食品安全案例 > 路边油煎小吃塑料袋有毒

路边油煎小吃塑料袋有毒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27 21:30:20 人浏览

导读:

生煎滚烫,放进塑料袋,顿时袋破生煎掉。昨日,住在曲阳路的蒋先生来电,询问生煎装进这样的塑料袋卫生吗?专家表示,即使本来无毒的塑料袋在高温下也可能分解出有毒物质,而市面上使用的塑料袋,大多数价格低廉,没有国家规定的QS标志。因此更不能保证无毒

生煎滚烫,放进塑料袋,顿时袋破生煎掉。昨日,住在曲阳路的蒋先生来电,询问生煎装进这样的塑料袋卫生吗?专家表示,即使本来无毒的塑料袋在高温下也可能分解出有毒物质,而市面上使用的塑料袋,大多数价格低廉,没有国家规定的“QS”标志。因此更不能保证无毒。

 生煎放进塑料袋卫生吗?

 蒋先生家住曲阳路,每天清晨蒋先生都会到附近的生煎店里,买上几个生煎,边走边吃。“今天早上和往常一样,来到生煎店,付好钱后,服务员将生煎装进一透明塑料袋中,还没递给我,袋子就破了,生煎也散了一地。”

 事后,服务员重新给蒋先生装了一份生煎,但细心的他发现,滚烫的生煎放进塑料袋中,塑料袋底部有明显的卷缩痕迹,部分塑料袋甚至和生煎融在一起了。

 塑料袋到底卫生吗?塑料袋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每天食用的生煎和塑料袋相接触,蒋先生有些担心了。

 “像生煎、油条、粢饭糕等一类‘油煎早点’没毒,塑料袋没毒,两者放在一起就悬了!”上海市塑料研究所检测中心研究员吴文安说,高温会使塑料袋分解出有毒物质,沾在生煎上入口,从而引发食物中毒。

 街头塑料袋的成分主要是聚乙烯,熔点在120℃左右,油炸食物温度一般在180℃到240℃之间,塑料袋遇上就化。塑料袋的成型必须依赖各种添加剂,遇到高温,挥发出的添加剂必然对人体健康有害。塑料遇上高温,必然发生分解,分解出的物质,沾上“油煎早点”,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廉价袋子大多没有“QS”

 上6点,汉口路上煎饼摊。“1.5元一个,加油条2元。”摊主一边给顾客推荐,一边把敲碎的鸡蛋倒到煎锅里,1分钟后煎饼出炉,老板抽出一个塑料袋,将煎饼装进袋子,递给顾客,动作十分熟练。

 “袋子都是符合卫生标准的吗?”记者问摊主。

 “都是干净的袋子,从没用过,怎么会不干净呢?”摊主反问,“一些客人就是怕碗筷不卫生,我们套上塑料袋,卫生又环保,一举两得。”

 其实,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这些批发来的袋子,没有国家规定的“QS”认证,更不保险。

 “这种塑料袋2元钱买100个,上面不可能有‘QS’标志。”公平路上塑料袋批发一条街上,一位老板毫不忌讳地说。

 公平路上随便哪家店铺,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店铺将这些塑料袋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起来。

 “越大的越贵,最小的这种是2元钱100个。”老板介绍道,这些大都是装小吃的袋子。如果买多一点可以再便宜点。

 “这些塑料袋都从哪里进来的,是否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测呢?”老板表示,他们只卖塑料袋,对方拿去装什么,他们无权干涉。

 现在,市面上还有一些特别便宜的塑料袋,这些产品绝大多数是由小作坊回收塑料垃圾后经再生机制成的再生品。

 有关规定,没有“QS”标志的塑料袋是不能直接接触食品。更不用说高温油炸食品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