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安全生产法 > 安全生产论文 > 论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投入的关系

论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投入的关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1-28 09:05:49 人浏览

导读:

任何一个企业,最基本的任务是进行生产,创造价值,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追求最终的目标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多数企业经济活动要的最终结果就是经济效益,也就是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

任何一个企业,最基本的任务是进行生产,创造价值,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追求最终的目标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多数企业经济活动要的最终结果就是经济效益,也就是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诚然,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也就要有投入,投入也就势必形成生产成本的增加。所以,一些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忽略安全生产的投入,走入一个危险的误区。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投入是什么关系?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对矛盾体,安全生产投入增加生产成本,从而就影响经济效益,想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少投入多产出。其实不尽其然。这对矛盾体是相互制约更是相互促进的二个方面,要想保证经济效益,就必须对安全生产进行必要的投入,有了经济效益更加注重安全生产的投入,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一个良性的的循环。这是因为:

安全生产的投入是生产成本必不可少的一部份。一般地说,产品是由原材料通过人掌控设备设施加工出来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设备设施、劳动力三个方面。有了好的原材料必须通过设备设施去加工才能成为产品,产品加工的好坏、效率直接体现经济效益的高低。如果设备设施安全性能低下,那么生产效率差,会出不合格的产品,甚至危及人身安全与健康,怎么会有经济效益呢。要保证设备设施安全高效的运转,就必须投入资金,对设备设施从设计开始到制造安装使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设备设施安全高效的运转,就能生产出又多又好的产品,获得好的经济效益。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产品是通过人掌控设备设施生产出来的,人的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好坏。就算有好的设备设施,操作的人不懂技术要求,不按规程进行操作,就会出废品,甚至损坏设备设施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何谈经济效益。提高人的素质必须有投入,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技术水平、熟练操作规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有了高素质的人就能很好的发挥设备设施作用,生产出一流的产品,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说安全生产的投入是不能省略的,是生产成本不可的缺少的一部份,没有安全生产想取得经济效益那就是一句空话。
安全生产是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产品的价值大于产品的成本就形成利润,这就是经济效益,差别越大那么经济效益也就越好。产品的成本不仅仅是原材料的消耗,而是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消耗。设备设施安全性能不好,就有可能出废品、设备设施受损害、危及人身安全与健康。产品成了废品不仅没有价值,还浪费了原材料;设备设施没有安全保障,会经常误工、误事,效率低下,产品的成本就会增大;设备设施安全性能不好造成人员伤亡,那么损失就更大了。最近看到一则消息:四月十八日七时,辽宁铁岭钢厂发生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现场34人,只有二人逃生,32人死亡。这是钢水包耳轴挂钩或钢丝绳设施有隐患没有检查消除酿成的大祸,厂子要停产,死亡人员后事要安抚,何时才能恢复生产,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所以,我们说经济效益是在安全生产的前题下才能取得,是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往往一起事故造成的后果企业不仅在经济上不堪负重,还会由此面临破产倒闭。

生产事故的发生会给企业造成不良的社会负面影响。生产事故的发生不仅毁坏设备设施,严重的往往造成人身伤亡,伤者终生受到痛苦,死者给亲人带来悲伤,由此会破坏一个完美的家庭,这是多么不幸的悲剧。严重的“机毁人亡”事故,会给企业笼罩在黑色的恐惧中,人人感到自危,无心工作,还有可能酿成新的事故。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政府安全管理部门要进行监管,经济上要处罚,生产上要停产整顿,甚至吊销企业的生产许可。一个企业生产事故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和谐,造成了不良的社会负面影响,又如何立足激烈地市场竞争,难以拿到项目,社会不接受你的产品,谈什么经济效益,生存都有问题。

安全生产工作重于泰山,必须常抓不懈,抓安全生产就是抓经济效益。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