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拍卖法 > 拍卖知识 > 古玩市场陷阱重重 收藏怎样考眼力

古玩市场陷阱重重 收藏怎样考眼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1-03 15:04:40 人浏览

导读:

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如今,收藏已经成为与房地产、股票并行的投资热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收藏大军之中,这兴旺了古玩交易市场,但是也给艺术品市场增加了一个显著的特征———伪造的艺术品、工艺品层出不穷,且以假乱真,“李鬼”随处可见。在街头,我们经常

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如今,收藏已经成为与房地产、股票并行的投资热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收藏大军之中,这兴旺了古玩交易市场,但是也给艺术品市场增加了一个显著的特征———伪造的艺术品、工艺品层出不穷,且以假乱真,“李鬼”随处可见。 在街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摆地摊卖所谓“旧物”、“旧画”、“名家画”。作为收藏爱好者,以为能够用最小的代价“捡漏”,殊不知“陷阱”就在眼前。如今古玩市场上的售假、制假者较之古人毫不逊色,古画、古籍、铜器、玉器、钱币、像章、邮票等领域的赝品随处可见。 其实,自古以来古玩市场都是鱼目混珠的,古玩市场所卖之物也并非全是古玩,关键是要看买者的眼力。古玩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即使是行家、专家也难免有走眼的时候。在古玩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误假为真和误真为假的事例不计其数,层出不穷。记者走访了文物店、拍卖行以及资深藏家,帮助收藏爱好者们尽量多淘宝,少“吃药”。 案例1 “吃药”导致档口关门 去古玩市场购物需要眼力,在古玩市场做生意同样需要眼力,如果屡次收错东西,则很容易亏本,甚至导致档口无法维系,这里就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个收藏爱好者在西关开了一个古玩档口,一次他买了一个民国粉彩大缸,花了将近6万元。买回后发现“吃错药”了,去找别人退货时,对方已经跑了。另外一次他买了一百多块墓碑,结果又买错了。不久他又买了木雕的花板,这回东西没有买错,但是花板质量不好,卖不出价钱。三次“吃错药”,亏了不少钱,最后档口支撑不住关掉了。 专家谈 古瓷、书画一直是收藏市场的热点,大量赝品也就应运而生。 广州市文物总店曾波强在文章《古瓷收藏陷阱种种》中分析了两类“李鬼”的造假伎俩: 工艺造假———人类历史上,人们处于各种目的,制作了大量古陶瓷复制品或伪品。根据工艺技术的不同,仿古瓷可分为三个档次:高仿瓷、中仿瓷、粗仿瓷。这些仿古瓷能迷惑不同层次的收藏爱好者。 做旧———把新仿古瓷做旧,去掉火气,使之有沧桑感,看起来有旧的感觉和使用痕迹。首先是去“贼光”,新瓷的釉光是浮而散的,行内人称之为“贼光”。去掉“贼光”是仿古瓷要过的第一关;其次是作伪,经过岁月的腐蚀,古瓷都会或多或少地留下各种痕迹,作伪就是让新仿瓷出现这些痕迹,有的不惜打烂新仿瓷,再拼接做旧,有仿出土作伪、传世作伪、自残作伪和新器接旧器作伪等四种作伪手段;再就是编故事,造渊源,这是造假者惯用的手段,并且屡试不爽。编故事有说祖上是大官的,有谎报收藏时间的,有假托名专家鉴定的,有出版图录作伪的,有说盗墓所得的,有利用偏远山区行骗的。 曾波强说,目前市面上古瓷收藏者,有90%以上收藏的是假古董,有相当部分收藏者上当了仍浑然不觉,直至有一天要作出处理时,到处碰壁才醒悟,更有甚者,有的收藏者知道自己辛苦收藏的是赝品时,又去骗别人,以转嫁损失。因此收藏者应端正心态,不要一味想着捡漏、以小博大、贪小便宜。 而对于书画收藏,广州市文物总店陈韩敏为收藏爱好者总结了可能遇到的骗局: 一、原作克隆,用临、描、摹等手法对原画进行完全复制。 二、改头换面,对原作进行改动,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或颠倒、或增添、或删减,有的为了卖得更高价,甚至将尺寸放大。 三、凭空臆造,完全不以真迹为蓝本,伪作者锦仅凭自己的想象,无中生有,东拼西凑。 四、捏造上款,作伪者利用人们盲目相信名人收藏的心理,故意在伪作上伪造出一些名人上款,以表明来路可靠,令买家放松警惕。 五、伪造藏印,通过翻刻、伪造一些名收藏家的鉴藏印,以表明其流传有绪,以博买家信任。 六、题跋受骗,作伪者利用人们盲目相信名家鉴定题跋的心理,刻意伪造名家题跋,或者千方百计把某名家的真题跋转移到伪作上,或者选择那些很看重自身“经济价值”的书画家和书画鉴定家,直接把题跋题到伪作上去,成了真跋假作。 七、著录伪装,想方设法把赝品混入画集、图册,企图蒙混过关。 案例2 掉进陷阱浑然不觉 掉进陷阱至今未醒悟的大有人在,以为满屋收藏的都是古董宝物,有可能全是伪品。据介绍,有一位收藏爱好者收藏了三百多方古砚,给行家鉴别了后发现没有一个砚台是老的。而花都有个爱好收藏的工程师家里则摆放着一屋子的藏品,各类藏品约有几千件,行家去他家里看的时候发现基本上没有老的。 专家谈 根据一些资深藏家介绍,收藏市场中的“陷阱”也有一些共性常态,收藏爱好者不妨在淘宝时来个对号入座。 陷阱一:赌咒发誓取得信任。陷阱制造者指天赌咒发誓卖的是珍品,发誓时还把娘老子用上了,以取得买家信任。这种应该说是一种比较下三滥的陷阱。 陷阱二:做旧仿古的赝品陷阱。一资深收藏家说,有藏品的地方就有赝品。古玩市场从来就是真真假假。陷阱制造者们做旧仿古给收藏爱好者下套。这是古玩市场不可根除的顽疾。《历代古钱图说》一书,是广大钱币收藏者手上的经典之作,然而,就在这部宝典中也有几枚是伪钱。如一面古色古香的汉代铜镜,一位收藏者拿起来细细观看,一不小心,竟把“铜镜”一折为二。原来,所谓“铜镜”竟是由石料研磨而成的。 陷阱三:假买假卖。一些卖家买到假东西后,把买到的假东西当作真的卖出去。 陷阱四:出书博宣传。有些卖家利用出书等手段宣传自己的藏品以骗人。如广州有一位收藏者出挂历和书宣传自己的藏品,看了书和挂历后,有一位买家花了16万元买了他的几件藏品,后来经鉴定为赝品,前去退货,最后只要回了13万元,赔了3万元。 陷阱四:营销造势。其一是利用拍卖造势,或者利用拍卖来抬高藏品价格。其二是请很多人四处发传单推销。其三是利用专家证书来混淆买家视线。 案例3 卖假货被起诉 2006年11月份,某古玩市场里上演了一场打戏。一玩家根据某鉴定专家出具的证书购买了一些古玩,最后发现东西是假的。该玩家一气之下驱车前往西关该专家所在地,把该专家暴打了一顿。玩家的暴力行为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出假证书的鉴定专家也确实可恨。同样是对付假古玩,深圳一个律师是收藏爱好者,他到一古玩市场买了二十几万元的“古玩”,买回去鉴定后发现是假货,于是找商家退钱,商家不理会,该律师遂起诉了售假的商家,最后胜诉。 专家谈 以往,古玩真假全凭买家的眼力,如果不小心“吃了药”,买家往往只能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但现在,专家提示收藏爱好者,对待“李鬼”要懂得采取法律措施。此外,现在古玩行业也出台了一些规定,保护收藏者利益。比如,西关古玩城最早在行业内推出自律公约,公约要求业户重商誉讲诚信,如果有业户违反自律公约规定,西关古玩城将视情节轻重不再续约或提前解除租约。 提示 古玩市场的种种陷阱自古有之,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花样不断翻新,这伤害了收藏者们的积极性,破坏了市场的公信力。有的藏者上当受骗多次后退出收藏行列,有的则被骗得家财散尽。对于没有有效法规约束而靠自律的古玩市场,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交易状况下,收藏爱好者们应该摆正心态,摒弃投资赚大钱、一夜暴富的念头,认清种种陷阱,提高识宝眼力。 除了多在实践中提高眼力外,还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理论知识来提高鉴赏力,如广州市文物总店开设的陶瓷鉴定班,或者向一些资深藏家们拜师学艺。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