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拍卖法 > 拍卖知识 > “古玩江湖”面面观 电视搅动这池水

“古玩江湖”面面观 电视搅动这池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1-03 14:44:57 人浏览

导读:

收藏是个好投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玩拍卖行所收的手续费是10%,所以一名业内人士说,“如果艺术品的回报率不在30%到50%以上,一般我不会出手。”具有高额回报率的艺术品投资看得人们蠢蠢欲动,特别是在知道了很多诸如“500元买进,50万元卖出”的坊间传说之后,人们更

收藏是个好投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玩 拍卖行所收的手续费是10%,所以一名业内人士说,“如果艺术品的回报率不在30%到50%以上,一般我不会出手。”具有高额回报率的艺术品投资看得人们蠢蠢欲动,特别是在知道了很多诸如“500元买进,50万元卖出”的坊间传说之后,人们更是卯足了劲想往里钻,但是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个好投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玩。” 大方地掏出支票簿? 上海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介绍说,2003年开始,艺术品投资市场出现高峰,领头羊之一是书画,比如2005年吴冠中一幅画拍出300多万元,他随之在媒体上呼吁说自己的画不值这么多钱,此话刚出,2006年,同样类型的一幅画就拍到了600多万元。吴少华还举到了陆俨少的例子,这位海派画家在文革前画了一套《杜甫诗意百开册页》,后来在1970年代的时候流出,吴少华说80年代初,这些画充其量一两千元一幅,一整套价格也就在20万元左右,但是在北京瀚海2004春季拍卖会上,这份册页以6300万元的价格拍出,再加上630万元手续费的话,就是6930万元,吴少华开玩笑说:“这样算来,一张就是70万元,是一套两房一厅啊。”不过此事还没有完,吴少华透露说,拍得这套册页的南京某杨姓企业家在一个多月后被一些温州企业家询问是否有意转让,他们给出的转让价是一亿元。 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吴少华说“行情好就是由于企业家的参与”。英国作家毛姆在以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高更为原型创作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提到了一些画家的观点,他们认为“门外汉要表示对艺术的鉴赏,最好的方法就是免开尊口,大大方方地掏出支票簿”。而在现在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上,似乎也是如此,大家都大方地掏出支票簿,一掷千金在各种艺术品上,不过他们都会聘请专家作为顾问为自己掌眼,吴少华提到浙江某集团老总手下专门有一个顾问团为其操作,他总共投资了17亿元在艺术品上,在佳士得、苏富比等大型拍卖会上都会见到他的身影,一百万元以下的拍品根本入不了他的眼。现在有专家估计,这位老总投资17亿元的艺术品已经有30亿元的价值了。 知识、魄力和眼力 有财力是艺术品投资的一个条件,宣家鑫还特别指出是闲钱,因为艺术品是用时间来换空间的,很难做短线投资,要做中长线投资才行,所以他总结说“只有抱着投资欣赏两相宜的心态才是真正的赢家”。 但有钱并不是唯一的条件,要进入这一行当,还得有很多条件。吴士保30年前就开始进行紫砂壶收藏,现在是“壶之宝馆”馆长,他从自己收藏紫砂壶的经验中谈到了艺术品收藏投资的其他一些条件。首先要有知识,他收藏紫砂壶,就要对其传承过程,材料,工艺,名家的简历有所了解,“一窍不通的话总有难度”,由此推及其他种类的艺术品,有兴趣收藏的话一定要有大量知识积累;其次要有魄力和眼力,要自己预测是否能有升值潜力,吴士保提到有名的顾景舟的茶壶,80年代的时候就要卖到1000多元一把,而那时他大学毕业工资每个月才40多元,但还是不惜花下几年工资买下一把,现在已经价值40多万元了。 宣家鑫参与书画收藏出于一次非常偶然的机遇,9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他在参加一场拍卖会时看到有一幅清代书法家郑簠的六尺整张隶书,当时他还未想到通过书画投资来赚钱。因此,在看到这幅作品后,也只是觉得有一定艺术功底,应为作者真迹,但1.5万元的标价略显过高。在之后举行的拍卖会上,这幅作品因无人无津而在拍卖场上流拍。 巧合的是,就在拍卖会当晚,一位朋友找到了他,称最近在做字画生意,需要收购一些古代字画,想让宣家鑫为他推荐介绍。于是宣家鑫就向朋友介绍起那张郑簠的书法,并在第二天带着朋友又来到了拍卖行,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1万元的价格从拍卖行买下了这幅书法。但令宣家鑫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几天,这幅郑簠的书法就以8.7万元的高价被转让出手。得知这一消息让宣家鑫感触颇深,他敏锐地感觉到此中的机会,从此进入了书画收藏领域。在进入这一行当多年之后,现在在拍卖场上经常会有人“借东风”,专挑宣家鑫看中的拍品举牌,认为只要是宣家鑫看中的拍品必然是真迹,而他也曾经为朋友掌眼,在2003年花了15万元买了一幅张大千的作品,到了2005年,这张画在拍卖场上以147万元易主   想一夜暴富,只会失望 宣家鑫、吴士保、吴少华,这三位在上海收藏界活跃的人士都给记者讲了很多在艺术品投资上获得很大回报率的故事。“既然听上去艺术品投资是个很红火的行当,是不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对于这个问题,吴少华给出了相当肯定的答案,在他位于中山南路1551号上海收藏协会的办公室内,“半壁江山”的牌匾就挂在墙上,这是关于“上海是收藏界半壁江山”的说法,他说在现在加入的会员中,百分之六七十是抱着赚钱的想法来的,而在1995年前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是收藏爱好,目前这个比例倒了过来。 由于收藏界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神话,比如某人花几百万元拍下的八大山人一幅画,过了三年,拍出了2000多万元,往小点来说,2万元买下一把茶壶,10万元卖出,所以一夜暴富是很多人的想法。不过吴士保说“如果你有一夜暴富的思想,可能会失望”,他提到浦东有一个人专门收藏瓷器,投资了几百万元,但请专家一鉴定,80%都是假的。 宣家鑫也介绍了一个例子,说浦东有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士,对艺术品一窍不通,但听人家说书画投资可以赚大钱,于是就投资了几百万元买了五张字画。但令这位人士没有想到的是,经过专家的鉴定,五张字画中有四张是假的。所以宣家鑫说纯以赚钱为目的,抱着投机的想法进入艺术品投资领域,其结果却并非想像得那么理想。 吴少华说处在高峰的市场里很大成分是虚假的,虚假的原因之一来自投资者,他拿起一份报纸问记者,“我说这份报纸1万元你信吗,不相信吧,那我就去拍卖行过过手。损失的只是手续费而已,但等我再去拍回来就有了拍卖记录,就可以说是一万多元了”。所以在行情热的时候造成了很多虚假,而不懂的人进入就会“吃药”。“吃药的人多了”,吴少华说很多人高价买回来艺术品之后只能捂着,因为没有人买,“有的是把十年后的行情都算上了。” (记者 顾筝) 王刚:真正的收藏家是少数 把王刚和古玩联系到一起,观众的记忆一般是从电视剧《五月槐花香》开始的。其实王刚“入行”早在多年前,并一发不可收拾,用旁人的话说,他是古玩圈里最会演戏的,演艺圈里最知道古玩的。 在开始采访话题前,王刚向记者描述了一个画面:“在1980年代初的北京,政府公开向老百姓收购艺术品,收购价统一是10元,像‘鬼谷子下山’那样的罐子也只卖10元。收购站前排了很长的队,每天收购还限量,今天完了明天再来。当时大家都对这个东西是都不感兴趣了。”而2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收藏市场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被藏友称为中国收藏史上的第四次高峰。 星期日新闻晨报(以下简称星期日):最近有媒体报道,说目前国内收藏市场跌入冰点,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王刚:所谓冷落,是一个调整的阶段,古玩市场和股市有相类似的东西,有涨就有落。从2005年起,现当代的书画作品有一个比较大的跌宕,原来有一些泡沫,市场进行了调节,把泡沫挤掉。但精品仍旧是坚挺的,那些搭车的,有炒作迹象的,还有一部分赝品,当然就要被剔除。就整个古代艺术品而言,瓷器一直稳中有升,因为它有国外市场的支撑,比如伦敦、纽约,还有亚洲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香港。所以2005年现当代书画市场有下跌趋势的时候,还能出现了好几件上亿元的东西,还有嘉德(拍卖行)在去年拍出了5000多万元的乾隆粉彩盘口瓶。收藏不同于股市的是,古代艺术品是不能再生的,随着市场的扩大,国民经济稳固发展,它的发展一定是良性的。 星期日:从去年年底开始,一下子冒出来许多收藏类节目,包括你主持的《天下收藏》。有一种担心,说这些节目太多会干扰收藏市场。 王刚:没那么大的作用,人们应该只是对其所负载的传统文化有一些兴趣而已。(媒体的影响)对一些中高层次的藏家是不足为训,不过对于广大的收藏爱好者来说,可能是有一定影响。 星期日:在《天下收藏》里,你砸别人的赝品,那你自己上过当吗? 王刚:我也打过眼,但相对损失小一些,为什么呢?我们要把丑话说再前面,要谦虚:“我初入此道,眼光不好,万一东西不对?”他自然就接话了———“您再把东西拿回来”。再加上我身边接触的朋友都是一流的藏家,他们可以带你长眼。我看媒体报道过,有个鉴宝的活动,排着很长的队,但拿来的绝大部分都是假的。这样的例子古往今来举不胜举。有个大款,花了3000万元,买了一堆“瞎活”,还弄了个展览。在国外,有专门的艺术品经纪人,老板想要收藏或者投资,艺术品经纪人可以帮他。收藏原本是小众文化,但现代有点全民热了,剔除赝品就非常重要。 星期日:我们在电视剧里常看到有人在古玩行里做局骗人,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事吗? 王刚:这个有,比如我是个不知名的画家,我和拍卖公司合作,找几个人在拍卖会托这个东西,两个人就行,你一口我一口,3000元的画可以托到10万元,拍卖公司各抽取10%。然后再找几个记者一披露,谁谁的画卖了多少钱,这就是个最简单的局。我有一个经验,买画的话,有两个参照,一个看它是否“见诸图录”,过去是否有图录登载过,还有就是有没有有大收藏家藏过。还有就是1990年代中期前的我信,往后就两说了。 星期日:收藏圈里真正的收藏家和投机者大概各占多少? 王刚:真正的收藏家是少数,投资者大部分,投机者小部分。一般收藏家都是做专项收藏,投机者是什么赚钱做什么。2005年前,现当代书画热的时候,投机的就是春拍买,秋拍卖,当中价格翻了好几倍,这个就不正常。后来行情不好,不少投机的都砸手里头了。还有就是收藏要有闲钱,这是一个基础,把房子抵押了去买就划不来了。 星期日:那这行里有庄家吗? 王刚:没有庄家,因为这里头有强大的技术障碍。要是有(庄家),也只能就一类作品,或者某一派画家作品(坐庄),不可能把整个盘托起来。但无论是投资的,还是投机的,客观上对于艺术品都有传承、保护的作用。只要不是弄赝品、不骗人,都无可厚非。 星期日:那不是也有收藏家抛出藏品的例子吗?这是为什么? 王刚:收藏家那是以藏养藏,玩了几年熟透了,不想玩了。那可能就是卖10件,买1件了。还有就是,对于收藏家来说,艺术品市场没有彻底崩盘的时候,就算10万元跌到5万元了,那就在家里挂着吧。 来源:新闻晨报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