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动态 > 厦门事业单位招考被质疑

厦门事业单位招考被质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5-20 16:38:14 人浏览

导读:

前三甲均因"专业不符"落选厦门事业单位招考被质疑事业单位招考为何屡现信任危机11月6日体检结束后,2009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事业单位编内工作人员补充招聘就进入最后的考核期了。看着没有自己名字的体检名单,余楠(化名)心里有几分失望,更有几分愤怒。在两周前结

前三甲均因"专业不符"落选 厦门事业单位招考被质疑

事业单位招考为何屡现信任危机

11月6日体检结束后,2009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事业单位编内工作人员补充招聘就进入最后的考核期了。看着没有自己名字的体检名单,余楠(化名)心里有几分失望,更有几分愤怒。

在两周前结束的集美事业单位招考笔试中,余楠得了“榜眼”,但她却和“状元”、“探花”一起,被排除在了面试名单之外,理由为“专业不符”。

“三甲”一起被淘汰,这一颇不寻常的现象让集美区人力劳动与社会保障局陷入了舆论漩涡,“专业门”随即成为近日厦门各纸媒和论坛广为流传的一个热词。

“专业不符”———这是余楠不能接受的理由。她认为,通过了现场报名和初审并且拿到了准考证,就应该意味着条件符合岗位要求,“等到考试结束后再以‘专业不符’把人刷了,不是让人白忙活一场吗?”余楠的妈妈甚至怀疑,让“专业不符”的人通过初审参加笔试是为了增加考试人数以达到规定的开考条件。按照相关招考规定,报考人数与录用人数达不到3:1的话,这个岗位就没办法开考。如果“专业不符”成立,就意味着余楠等人在考试之前就已被决定了不能录取。

记者得知,厦门市纪检纠风办已经介入此事调查。截至记者发稿时,调查结果尚未发布。

分析人士认为,综合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违规现象可以发现,通过对岗位的报考专业、年龄等条件进行限制,以达到符合某个人的条件或提高报考门槛的目的,已经成为公职招考违规操作的常用伎俩。福建省人事厅流动调配处李梅告诉记者,尽管事业单位招考已经结束了“一把手说了算”的时代,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有损公平的违规现象。

报名这一岗位的7个人中,包括成绩前3名在内的4个人被打上了“专业不符”的标记,加上一个弃考的,只剩下两名有效考生,毫无悬念地进入了面试

今年9月初的一天,正在求职与考研间犹豫的余楠在某人才网上看到一条消息:她家所在的集美区正在进行事业单位补充编内人员招聘,其中集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一职正适合自己。但岗位信息表上对专业的限制让她心里生出一丝疑虑———“检验”

岗位要求招收的专业是“卫生检验、生物技术”,而余楠学的是“生物科学”。

带着忐忑,余楠还是来到设在集美区政府四楼保健办的报名点,递交了自己的报名表。按照程序,考生将报名表交给工作人员审核,审核无误后考生再确认签字。余楠顺利地在报名表上签了字。如果顺利通过接下来的初审,她就可以拿到准考证了。余楠立即到书店买了考试用书,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笔试的准备中。

10月9日,领取准考证的通知如期而至,对于专业的担忧彻底在余楠心里消失了。10月11日,笔试进行,共7人报名,其中1人弃考。

10月23日是出笔试成绩的日子,在查询成绩时,余楠的心情随着视线的移动由喜而悲。80分,排名第二,但备注栏中却写着“专业不符”,这意味着她没有进入面试。余楠感觉仿佛从山顶坠入到谷底,随之产生的是强烈的愤怒———“苦苦准备了一个多月,没有进入面试却不是因为成绩原因”。

和余楠经历了同样心理过程的,还有许琴(化名)。毕业于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她在笔试中和另一位考生并列第三,那位考生进入了面试,她却榜上无名。回忆起报名时的情景,她记得当时的工作人员曾告诉她“专业可能还要再斟酌一下”,但不久后她还是拿到了准考证。面对现在的结果,许琴颇为不满:“既然当时已经对专业有争议了,为什么还是通知我们去考,难道真的是让我们去充人数吗?”

记者从成绩表上看到,报名这一岗位的7个人中,包括“三甲”在内的4个人被打上了“专业不符”的标记,加上一个弃考的,只剩下两名有效考生,分别为并列第三名和第六名,毫无悬念地都进入了面试。

区人劳局关于“初审工作失误”的解释未得到社会认同;更让人不解的是,为何在笔试结束后又出来一轮资格复查?区人劳局的理由是“对报考者负责”,省人事厅则称“没必要”

因为无法理解在笔试成绩出来后才指出考生“专业不符”的做法,余楠于10月24日来到区人劳局,想要讨一个说法。

当天下午,区人劳局给了余楠一份书面回复,回复中称他们在初审时的确存在工作上的失误,并表示了歉意。区人劳局局长陈世含在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进一步说明,负责检验岗位资格初审的是集美区卫生局的一名去年新进的合同工,对业务不是很熟悉。

厦门市市民彭先生认为,合同工的审查出错,那是政府行政行为。行政行为出的错,就应该由政府来埋单。而更让人不解的是,为何在笔试结束后又出来一轮资格复查?


陈世含解释说,按照2009年《厦门市集美区事业单位补充招聘编内工作人员简章》要求,报考者的资格初审是由各招聘单位进行审核的,而人劳局负责的是报考者进入面试前的复核。10月21日到23日,人劳局对所有招考报名的271名考生的资格进行复核时,发现5名考生的专业是不符合的,除了这4名考生外,另一名是报考集美台商投资区协调服务办公室工程项目管理岗位的考生。

“在面试前将不符合条件的报考者审核出来,是对这些报考者负责。”陈世含表示,在给考生书面答复前曾经以电话形式向厦门市事业改革处说明了情况。事业改革处也同意了他们的做法。但此时,面试名单已公布一天了。

福建省人事厅调配处李梅告诉记者,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中,如果是以网上、电话、传真报名的,需要有复核这一流程;如果是现场报名的,则没必要有这个流程。

10月25日是面试的日子,心有不甘的余楠还是和妈妈一起来到了设在区人劳局的面试现场,但他们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10月26日,陈世含主动约见当地媒体,强调此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笔试、面试全程由区纪检监察人员监督,程序是合法的,只是初审时工作有些疏失。今后若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将关口前移,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而对于几位“专业不符”的考生,他表示只能说抱歉。

用人单位称“具体怎么招都是由上面定的”。有人对此质疑,用人单位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样的人,为何会由人事部门来建议专业限制呢?

虽然字面上的确有差别,但“检验”这一岗位为何一定要求“生物技术”专业,余楠和许琴至今仍颇为不解。“我们学校就只有生物工程专业,那就全都不能报名了?”许琴说。

记者致电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该院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系副主任陶懿教授告诉记者,她对此也不能理解,“对于一般学校,两个专业的课程基本是相同的,只是选修课和毕业要求不同而已,检验是学生们的基础实验课程,两个专业的学生都能胜任。如果一定要细分专业的话,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岗位实际上应该是偏化学的,而生物技术是用生物学的手段去发明创造,生物科学反而更具有专业的生物化学知识。所以生物科学可能更适合这一岗位”。

记者随后向集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求证,该中心办公室陈主任告诉记者,按照岗位申报流程,今年他们有这个岗位空缺,就将需求向上报,但符合这个岗位的专业有很多,具体怎么招都是由上面定的。

据记者了解,在正式的招考简章出来之前,集美区卫生局提交的检验岗位的专业要求为“卫生检验”,“生物技术”专业是区人劳局建议加上的。“由于检验岗位所要求的‘卫生检验’专业太局限了,我们担心符合报考的人太少。因为在此之前,卫生系统的几个岗位就是因为报名人数少而被取消了。”陈世含说。

对此,有市民提出质疑:用人单位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样的人,为何会由人事部门来建议专业限制呢?

报考条件限制已成招考“猫腻”惯用伎俩;频繁曝光的各类离奇的招录事件已经让民众对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产生了普遍不信任感

福建省2009年度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专业指导目录中指出,凡招考职(岗)位有专业要求的,同一职(岗)位应设置多个相关专业,鼓励按“类”设置专业条件。但实际上很多用人单位并不接受这一“鼓励”。

“其实这是一对矛盾体。用人单位都希望招生专业限制越窄越好,但我们人事部门都希望招生面能广一些:一是因为现在教育部门使用的专业目录还是1998年的,已经过时了,加上有些学校为了吸引生源会将专业名称改掉,这样都不利于招考确定专业;二是因为报考者多一些会促进招考的公平,这是最重要的。”李梅告诉记者。

记者获悉,此次集美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简章是由集美区人事局起草的。所列的专业类范围较广,对于部分有特指专业的,要求严格按照所指专业招录。厦门市事业改革处余处长指出,之所以这么规定,是因为有的用人单位在特指专业时玩名堂———在报名时区别对待,把有的相关专业吸纳进来,把有的相关专业排斥出去。

近年来,事业单位招考逐渐公开透明,但有关招考“猫腻”之说却有增无减。集美“专业不符”事件曝光后,厦门市各论坛对这一话题的讨论火热异常,而多数网民都猜测这其中定有“猫腻”。

分析人士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思维定式,是因为通过限制专业来招录某一个人的“猫腻”操作模式常常见诸于报端,频繁曝光的各类离奇的招录事件已经让民众对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产生了普遍不信任感。

无独有偶。就在集美事件发生后不久,厦门市翔安区公安分局招聘一名洗菜工,竟要求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及以上学历。而两年前,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招录马尾区工商局科员1名,要求“24岁以下女性,大专及以上学历,乐器演奏水平须达十级”。

“公务员现在抓得较紧,对于事业单位我们还是尊重用人单位的意见。”李梅告诉记者,在招考过程中,对于事业单位,政府人事主管部门主要做一些监管指导工作,并不能太多地干预到具体的招考条件设置中。

截至发稿时,记者从厦门市集美区政府官方网站《关于2009年集美区事业单位补充编内工作人员体检通知》中获悉,引起争议的集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一职的面试人员,已被“暂缓”参加体检。

(编辑:冉冉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