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摔伤孩子,商家负责
导读:
购物车几乎是所有大型商场的必备设施,轻便的购物车免除了顾客提着货品往返奔波之苦,带着幼龄儿童的消费者甚至可以把小孩放进车里逛商场。但这种方便的购物设施却容易引发消费纠纷,市民赖女士就遭遇到“购物车风波”。
小童坐购物车被摔伤
今年元月6日上午10时许,赖女士带着3岁的儿子到三元里某大型商场购物。进入商场时,商场员工按惯例将一辆购物车推给她,赖女士就将儿子放进购物车里,在旁的商场员工并没制止。一个多小时后,赖女士购物完毕推着购物车准备前去乘搭商场的免费巴士,在经过商场门前的广场时,由于广场的地砖破损,地面凹凸不平,购物车的轮子突然被卡住,在惯性的作用下,坐在购物车上的儿子摔了下来,头部着地,血流满面。在商场保安的提醒下,赖女士立即带儿子到附近的一家私人诊所止血缝针。
商场不肯报销医药费
第二天,赖女士来到商场协商报销儿子的医疗费用。商场负责处理此事的谢小姐叫赖女士将当时经过一一写出来,还说私人诊所的药费公司难以报销,要求赖女士去国营医院为孩子作进一步的治疗。商场的一位王姓女经理还安排谢小姐马上到财务部申请现金,并陪赖女士到广州中医学院替小孩清洗伤口。赖女士在商场等了一个多小时,谢小姐才回来说公司领导去了上海,无法申请现金,要求她自己先垫钱为小孩治疗。在商场的承诺下,赖女士先后6次带儿子上医院治疗,其中商场派员工陪同去了4次,但每次的车费和治疗费都是由赖女士“垫付”。在此期间,赖女士多次要求商场按承诺报销治疗费用,但对方收走了赖女士小孩的病历后就老说“经理没回来”。
2月11日,赖女士再次到商场,商场方面却突然变了卦。曾经答应可为赖女士报销医疗费的王经理这时说,商场的购物车功能只是承载顾客选购的商品,不能载人。小孩在车上摔伤完全是赖女士作为监护人的责任,商场方面没有义务作出赔偿。对于商场的说法,赖女士感到非常气愤。她认为,造成小孩摔伤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广场的地砖破裂卡住了购物车轮子,商场不能按要求提供安全的购物环境就应该对事故负责;更何况将小孩放进购物车时在场的工作人员并没加以制止,车上和商场里都没有禁止小童乘坐购物车的标识,在一个多小时的购物过程中也没有商场的工作人员对她进行提醒和告诫,可见商场是允许,最起码是默许幼童乘坐购物车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孩子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家长关注问题的重中之重。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逛超市。可这其中也不乏安全隐患。如果小孩在超市摔伤责任到底归谁呢?这也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下面就由小编为您详细解...
2007年3月20日,88岁张老先生在嘉善县某餐厅用餐,在去卫生间下台阶时,不慎摔倒。服务员发现后,及时将张老先生送往医院治疗,并通知其家属。幸运的是当日医院CT、B超检查结果,张老先生只是腰部软组织挫伤,医生根据病情开了几副外用膏药,店方出于人道承担了当日医
七天无理由退货指商品到货日起7日内无理由退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知识。
房产保全期限不得超过三年。三年到期需要继续采取续保措施的,应在期限届满三十日前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及时安排续保;三年到期未采取续封或续冻措施的,保全措施自动失效。
申领居住证需要提交以下资料:申办居住证人的身份证或者护照;本市合法居住证明;在本地的连续社保证明资料;在单位工作需要提供劳动合同,个体需要提供营业执照;本市居住证申请表。
派出所可以开具居住证明。居住证明在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办理。申领人领取居住证需持居住证受理回执单、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或原籍公安机关出具的身份证,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制发居住证。
申请居住证后申请人换居住地址了需要填写流动人员居住证信息登记表,交由派出所工作人员核对、信息系统后台比对,凭出具的核查登记表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到行政服务中心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
办理暂住证一般需要在30日内完成。暂住人口应当在到达暂住地三日内,向暂住地公安派出所暂住人口管理站申报暂住登记,其中住宿在旅店的可以将住宿登记视为暂住登记。在开展居住证试点工作前发放的暂住证,持证人可凭有效的暂住证免费换领居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