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就业 > 就业分析 > 当代城市青年职业观念的变动趋势

当代城市青年职业观念的变动趋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29 23:22:01 人浏览

导读:

当代城市青年职业观念的变动趋势19年9—10月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协同北京、上海、重庆、吉林、浙江、山东、河南、广东和陕西等9个团省(市)委,在全国9省(市)的27个城市开展了一项题为当代中国城市青年状况的调查。调查对象为14—28周岁

当代城市青年职业观念的变动趋势

19年9—10月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协同北京上海重庆吉林、浙江、山东、河南、广东和陕西等9个团省(市)委,在全国9省(市)的27个城市开展了一项题为当代中国城市青年状况的调查。调查对象为14—28周岁的城市青年,包括青年学生、教师、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和个体劳动者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796份,回收有效问卷6534份。

一、职业选择:既重收入,更重发展,并不忘稳定

伴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个人与国家、集体之间的利益的界限越来越清晰。已经或将要推行的住房改革、医疗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及分配方式的改革,以及社会上业已形成的收入分化和青年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得当代城市青年在选择职业时,高度关注职业收入的高低。近些年来我们所做的调查表明,收入因素一直是青年择业时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城市青年在职业选择上,呈现出既重收入,更重发展的态势。当问及选择具体工作岗位您最重视的因素是什么时?(限选3项),有将近六成(58.7%)的青年选择了收入高待遇好(位居第二)。这表明,收入的高低,仍然是影响大多数青年职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在重视收入高待遇好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职业发展前途的重视。青年中选择有发展前途的比例位居第一,占66.4%。

工作稳定有保障在青年择业排名表上位居第三,其比例也超过半数,占51.6%。这表明,近年来时有青年下岗失业现象,使不少青年变得谨慎起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青年正在意识到,对多数青年而言,寻找或保持一份固定的工作是较为现实的选择,而潇洒、体面地在职业分层结构中向上流动或跳槽,对他们而言,也许是很不现实的事情。这是因为,在同一时间点上,只有那些既有竞争流动意识,同时又具有较强实力的少部分青年才能真正圆他们向上流动或跳槽的美梦。

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青年中重视工作地点近便(14.2%)、工作清闲舒适(6.4%)的比例已变得相当的低(见表1)。

表1:您在选择具体工作时最重视的因素是什么(限选3项)?

选项累加百分比

有发展前途66.4

收入高待遇好58.7

工作稳定有保障51.6

在职责范围内30.9

自己做主

工作地点近便14.2

职业的社会地位高12.7

服从国家分配8.5

工作清闲舒适6.4

其他3.0

二、最愿意从事的职业:实用型专业技术人员最受喜欢,非技术工人备受冷落

当问及您最愿意从事的职业是什么时,青年中选择实用型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会计师、律师、设计师、记者、编辑等)的比例最高,占26.1。这一比例比位居第二位的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员的比例(16.5%)要高出近10个百分点,而比位居第三位的政府官员(公务员)的比例(14.38%)要高出近12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城市青年的职业观念,已经实现了从以政治分层为基础的官本位向以经济分层为基础的知识本位、技术本位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可以看成是青年对知识经济或信息社会的一种观念适应;另一方面,它又为我们的社会实现从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并提供了强大的心理动力。

教师在城市青年最愿意从事的职业中排名第四(占10.51%)。这一数据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如前所述,它表明城市青年已经树立起了知识本位、技术本位的观念;其二,它反映出近些年来,教师这一职业的经济、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与社会经济地位提高不大,甚至还面临时有下岗风险的工人职业相比,教师这一职业受到较多青年的推崇和喜欢便不难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青年中愿意当工人的比例很低。选择非技术工人的比例仅占0.3%,即使是技术工人,愿意从事这一职业的比例也只有4%。分析发现,在现有职业为工人的被调查者中,只有12.4%的人将技术工人选定为自己最愿意从事的职业,而选定非技术工人的比例则更低,仅占0.6%;在那些尚未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中学生中,选择当技术工人的比例,无论是高中、中专、中技等学生,还是初中生,均不超过2%,前者的这一比例为1%,后者的这一比例为1.4%。而选择当非技术工人的比例,前者为0.3%,后者为0.4%。城市青年的这种职业期待或需求,与社会现实的职业期待和需求之间无疑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冲突。这种差距和冲突,很可能导致劳动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形成有人无业就、有业无人就两种情况同时并存的格局。

表2:您最愿从事的职业是:(限选1项)

选项有效百分比

专业技术人员26.10

企事业单位16.47

高级管理人员

政府官员(公务员)14.38

教师10.51

科研工作者5.65

军人4.82

私营或个体劳动者4.59

技术工人4.00

党群组织干部3.77

企事业单位3.41

一般干部、职员1.78

非技术工人0.34

其他4.18

三、最容易得到实惠的人:工作(学习)能力强的人名列前茅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您认为在工作单位(学校)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到实惠时,工作(学习)能力强的人被列为首选,占65.8%。与领导(老师)关系好的人位居第二,占59.1%。认真工作(学习)的人位居第三,占39.7%。请客送礼的人位居第四,占24.1%。常对领导(老师)提意见的人位居倒数第一,占8.8%。

工作(学习)能力强的人被列为单位(学校)最容易得到实惠的人之首这一事实表明,我们的社会已基本形成了尊重知识、讲求实效的良好风气。过去在社会上和一些单位较为普遍存在的重人际关系、工作态度的现象,正在并将继续被注重工作(学习)能力和工作实效的风气取而代之。

表3:您认为在工作单位(学校)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到实惠(可多选)?

选项百分比

工作(学习)能力强的人65.8

与领导(老师)关系好的人59.1

认真工作(学习)的人39.7

请客送礼的人24.1

常对领导(老师)提意见的人8.8

四、规避下岗失业等不确定风险:努力学习,多掌握工作技能最重要

面对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行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城市在业青年中下岗失业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意味着计划经济时代那种职业的超稳定性结构已被打破。面对未来职业中的种种不确定因素,青年人最看好的应对办法是什么呢?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努力工作,多掌握工作技能,增加竞争力,被城市青年列为规避下岗失业等不确定风险的最佳应对策略。当问及目前下岗失业情况比较严重,您打算如何保障自己不失业(或好找工作)(可多选)时,被调查的城市青年中有将近八成(77.2)的青年选择了此项。

选择其他应对策略的比例依次为:尽量提高自己的学历(43.3%)、努力工作(38.2%)、广交朋友扩展自己的社会联系(27.4%)、留意市场需求动向(27.3%)、准备自己创业(18.5%)、更好地表现自己让领导满意(17.6%)、做点兼职工作为以后找工作作准备(12.7%)、什么工作都准备干(11.3%)。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